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呼和浩特日报

深化“保税+”战略 构筑开放新高地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rb04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实习记者 杜拉罕

作为全市开放型经济的核心载体,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正以“保税+”为核心引擎,驱动外贸增长极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跃迁。

今年上半年,综保区完成进出口值43.1亿元,在全国综保区排名87位,在自治区3家综保区中排名第1位,全市进出口总值排名前20的企业中综保区占4家,贸易额占比为38.6%。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9.86亿元,同比增长599%,加工贸易值实现37.01亿元,占自治区比例为48.63%,呈现稳中向好、质效齐升的发展态势。

物流通道能级跃升,开放格局加速成型。作为首府向北开放的战略支点,综保区持续织密国际物流网络。7月29日,全国首单中蒙俄返空车宽轨装车业务在此成功试运行,所载汽车配件货值达1857万元。对此创新,运营方之一,北兴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业务部副部长郭丹丹介绍:“该业务突破班列计划限制,有效缓解境外换装站拥堵和返空资源闲置问题,是中蒙俄国际物流通道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

在持续优化通道物流运行质量的同时,综保区加快推进保税加工、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多元业态协同发展。

保税加工领域发展势头强劲,综保区在积极推动贵金属产业集聚的同时,同步带动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和制造业提质增效。阿斯特(内蒙古)黄金制品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10月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具备年加工黄金制品约3.5吨的能力,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同年,内蒙古放牛童食品有限公司牛肉制品项目也顺利投产,总投资8000万元,设计年产能达8000吨,年进出口额约2亿元,全年产值预计约5亿元。

2025年,综保区继续扩大招商成效,新引进乾坤金银精炼厂、大豆压榨灌装、农用机械KD组装、智能数字食品包装材料、烧卖制品加工出口等五个重点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超过60亿元,新增进出口值25亿元以上,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跨境电商领域取得新突破,综保区创新“前店后仓”零售模式,打通了保税展示与保税仓储直接联动的消费新场景。该体验店已于2025年2月6日开始试营业。项目总投资约600万元,目前已投入使用店面3间,总使用面积超过300平方米。依托“前店体验、后仓发货”的一体化运营机制,消费者可现场体验后实时线上下单,系统自动完成海关申报,商品从区内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库直发,极大缩短购物周期,提升消费便利度。

国际贸易方面,综保区稳步推进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成功打通对哈萨克斯坦渠道,积极申请哈铁回程计划,推动铜、锌、铅等交割库项目落地。精密仪器货运包机业务取得实质进展,园区企业与俄方签署为期一年的半导体设备销售订单,并推动相关包机业务由本地机场组织发运。

当前,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正在立足“保税+”产业融合模式,着力培育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跨境电商、大宗贸易、易货贸易等业态,持续推动业务创新发展,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综保产业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