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卿
武川县得胜沟乡位于阴山北麓,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境内有河流名为得胜河,常年水流丰泽,还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名为抢盘河。得胜沟乡东坡村正处于大青山山谷区域,连日的暴雨将东坡村道路冲毁,致使电力系统瘫痪,17户32人被困。
东坡村党支部书记徐瑞是一位37岁的退伍老兵,曾为乌兰察布市消防支队集宁中队战斗员,具有丰富的抢险救援经验。多年的部队生涯,让他养成了居安思危的警觉性和勇于担当的责任心。自2021年担任东坡村干部后,徐瑞走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对村民、房屋和农田进行了详细记录,做到了如指掌。每年汛期前,他都会亲自制定防汛作战图、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老乡们看到他未雨绸缪、细致筹备,都对他竖起大拇指,亲切地称他为“兵支书”。今年降雨频繁,他更是多次到附近村户、堤坝实地走访。自7月22日降雨以来,他每日守在村里,并安排人员巡护,因村中17户中大多为老年人,万一发生险情,恐难以应对。正是这种超前的预见性,为东坡村村民筑起了一道无形的生命防线。
7月25日下午,雨量增大,水位骤涨,洪水沿山而下,将东坡村团团围住,此时的东坡村已然成为了一座“孤岛”。当日,徐瑞与同事戴宇冒雨在村西头的堤坝上巡视,两个多小时的强降雨,堤坝水位早已超过警戒线,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此时,县里的预警信息也发送过来,二人经过简单交流后,徐瑞当即决定迅速转移村民。
为加快转移,二人兵分两路,一场与洪水的“赛跑”在茫茫大雨中开始了。东坡村临山而建,村民居住较为分散,此时,洪水已将道路淹没,径直冲进村民院内。徐瑞跑向村里地势最低的3户人家,他没有多想,涉水进入洪流之中。山洪中裹挟泥沙、滚石,力道凶猛,徐瑞脚下难以站稳。入水后,他的裤腿早被碎石刮破,流动的石头打得双腿钻心地疼。徐瑞多次摔倒再爬起,泥水灌满口鼻,俨然成了一个泥人,但他想到村民的处境,已顾不得这些,拼命向村民家赶去。
“快点儿往出走,水倒灌进来了!”“快——快——,房子不要了!要命——”徐瑞挥舞着双手,在水中不停地呼喊着,雨水呛进嗓子里,声音显得格外沙哑。
67岁的崔连根老人在洪水冲进院子时已经急得手足无措,正在他绝望之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的院中,“崔大爷,快跑——”这一声呼喊就像是空中响起一道惊雷,坚定又干脆。崔连根老人信任徐瑞,这声呼喊就像是一针“强心剂”,在这危难的时刻为崔连根注入了力量,老人在徐瑞的搀扶下迅速向安全点转移。
徐瑞已记不得在洪水中往返了多少次,摇晃的身躯在洪水中倒下又站起,浪头打来他就扶住墙头,弯着腰在水中艰难前行。忽然,他发现一个巨大的东西被水卷入洪流之中,他第一反应那可能是戴宇的车,是不是戴宇遇到了危险?他急忙掏出手机拨打戴宇的电话,却一直打不通,这让他更加着急,身体的疲惫让他跪靠在院墙边,一遍遍拨打电话,心中焦急又自责。电话终于接通了,戴宇将转移情况作了汇报并告知自己安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徐瑞也瘫坐了下去。这个37岁坚强的共产党员哽咽起来,泪水顺着眼镜片与雨水融合在一起,模糊了视线。
东坡村17户32人均已转移到安全点,从接到预警到全部撤离,仅用时49分钟。这49分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共产党人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战斗在最关键的时刻的生动体现。
如今洪水已退,徐瑞又带领村民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洪水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党旗红,徐瑞是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的缩影,是为群众谋幸福典型代表,值得我们铭记学习,让我们向不畏困难、勇于担当、坚守在抗洪一线的同志们致敬!
(作者系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