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彩霞 /文 王劭凯/图
呼和浩特市近年来大力推进低空经济人才培养,通过政策激励、校企协同、技能认证等多维度举措,构建全链条人才培育体系,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基石。
今年5月,在呼和浩特市现代信息技术学校举办的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上,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建筑工程造价、服装设计专业的技能展示让前来参观的初三学生和家长们十分感慨。“学校的这些专业无论是教学设备还是技术都很高端、很前沿。”初三学生赵亭说。
着眼于人工智能发展领域,呼和浩特市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建立了以无人机操控、维护维修及航拍航测应用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同时主动对接上海、宁波等地的无人机企业来呼投资布局,并与内蒙古宝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挂牌“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市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将企业先进的技术和实战经验与学校教学资源进行深度融合。
今年,呼和浩特市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夏季风团队与内蒙古宝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LY-29联接翼垂直起降无人机在呼和浩特市转化落地,这款将在林业巡检和道路交通领域大显身手的无人机,标志着国内外首创的复合翼技术在呼和浩特市研发成功。
为推进人口集聚,激励促进人才留呼就业创业,呼和浩特市出台一系列红利政策,并不定期举办人才招聘活动,以吸引高层次人才。今年3月,一场名为“青心于此 城心相邀”的区外引才专项招聘活动在全国掀起热潮。呼和浩特组织用人单位走进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所一流高校,5135个优质岗位吸引近万名学子参与,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00余人。
3月27日,由呼和浩特市科协旗下的市科创中心科研团队创立的无人机产学研用训展示一体化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平台),在呼和浩特市科协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挂牌运营。试运行期间,已为5025名学员提供了科普培训,并授予了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该基地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间进一步开展科普培训服务,预计受益达3万人次。
为抓好无人机驾驶员职业(工种)培训,呼和浩特市征集公布了呼和浩特市商贸职业培训学校、内蒙古环成技工学校等一批职业院校、职业培训学校,便于劳动者自主报名学习。并组织申报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主要围绕首府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以“六大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紧缺急需职业(工种)为重点组织实施。
低空经济相关职业(工种)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方面,支持和指导评价机构开展无人机相关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首府现有3家评价机构可开展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截至目前,首府取得无人机驾驶员五级(初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