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呼和浩特日报

以产业振兴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rb06 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若谷

内蒙古草原红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草原红牛)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奶酪零食高新技术企业,于2019年2月正式投产。近年来,草原红牛立足区位优势,抢抓国家奶业振兴机遇,在奶酪零食产业领域屡创佳绩,成为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强劲引擎。

“以前总想着外出打工,现在在草原红牛的生产基地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和林格尔县新营子村村民兰瑞芳的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草原红牛将解决当地就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目前,该公司位于和林格尔县、土默特左旗的两大生产基地已吸纳200余名周边村民就业,公司还为员工提供免费食宿、通勤大巴、孝亲补贴等暖心福利,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也让一个个家庭的生活更有奔头。

产业赋能是草原红牛助力乡村振兴的另一重要举措。草原红牛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成为多所院校的研学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推出市场认可的新产品。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竞争力,也带动了对上游农产品需求的升级,形成了“企业发展—农户增收—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草原红牛还精准对接地方产业痛点。关注到清水河县海红果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卖果难的问题后,该公司联合科研机构研发了海红果乳清酒项目。该项目创新性利用奶酪生产副产品——乳清,与海红果共同发酵酿造。每吨酒需消耗300公斤海红果,该项目投产后将大幅提升海红果的需求量,有效解决当地农民销售难题,让特色果品真正成为“致富果”。“我们不仅要解决‘卖得出’的问题,更要让农户‘赚得多’。”王占彪表示,项目通过深化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走进草原红牛智能生产车间,一阵阵奶香扑鼻而来,机械臂精准抓取奶酪块,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每道工序。工人们各司其职,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对产品进行包装分拣,仅需10余人就能完成一条生产线的日常运转。“二期项目建成后,智能化生产线将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能耗。公司自主研发的奶酪粉生产技术,不仅打破了进口原料的依赖,更让产业链前端的奶源、果源收购形成稳定闭环。从奶源采集到成品出厂,每一步都实现可控可溯,这既是对产品品质的保障,也是对农户利益的守护。”王占彪表示,今年4月,草原红牛二期奶酪数字化深加工和乳清深加工建设项目正式开工,预计11月建成,2026年3月投产。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增加1.6万平方米的智能工厂、7条标准化生产线,投产后年产能将达7000吨。

“未来,草原红牛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龙头企业责任,通过就业帮扶、产业赋能、科技加持等多种方式,为周边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王占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