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元,对很多人来说并非小数目,一定要还给失主。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这样做。”谈起自己拾金不昧的经历时,何孟叶眼神明亮而坚定。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口整齐地挽到小臂,说话间露出腼腆的笑容,提及寒风中等待的细节时,她下意识地搓了搓手,仿佛又感受到当时的凉意。
事情发生在今年1月26日,距离春节不足半月,文安县兴隆宫镇街头寒意袭人,凛冽的寒风让人步履匆匆。正在老家探亲的何孟叶走在街头,突然,脚边一个黑色公文包引起了她的注意。“我一开始以为是别人不小心掉落的普通公文包,捡起来才发现沉甸甸的,拉开拉链一看,里面全是现金,还有好几张银行卡和证件。”
“七沓百元现金叠得整整齐齐,快过年了,这么多钱丢了,失主肯定很着急,说不定是用来给家人置办年货的,或是工人的工资。”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在原地守候。她将公文包紧紧抱在怀里,走到附近的避风处,眼睛盯着来往行人,生怕错过失主。
何孟叶在寒风中站了半个多小时,脸颊和耳朵冻得通红,手指也有些僵硬,直到看到一名男子匆匆跑来,在附近的汽车旁焦急地翻找,还不时打电话,语气十分焦急。
“叔叔,您是不是在找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何孟叶主动上前,声音因寒冷有些发颤。面对男子的疑惑,她耐心解释,并拿出包内的身份证与男子核对信息。“确认他就是失主时,我心里一下子松了口气,赶紧把包递了过去。”
据失主崔凯后来回忆,当天他开车到兴隆宫镇办事,下车时不慎将装有7万元现金的公文包落在路边,直到半小时后才发现。“那些钱是给部分工人的工资,我当时心都凉了,想着肯定找不回来了,没想到回到停车的地方,小姑娘正抱着包等我。”崔凯当即拿出2000元现金酬谢,却被何孟叶婉拒。
“叔叔,我要是图钱,就不会在这里等您了。”采访中,何孟叶复述这句话时,语气格外认真,“爸妈从小就教育我,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这道理我一直记着。”
后来,崔凯再三追问才得知她的姓名。崔凯始终记挂着这件事,2月24日,他专程从廊坊驱车前往石家庄,向河北体育学院送上写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当代青年好榜样”的锦旗和感谢信。
据了解,何孟叶在学校里就是个热心肠的学生,平时经常主动帮助他人,班级组织志愿活动,她总是第一个报名。这次面对7万元现金的诱惑,她坚守初心,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了好榜样。
何孟叶品学兼优,曾被评为系三好学生,获得过校级奖学金,先后获评县级、市级文明市民,“时代新人·河北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