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啊!”说着,爷爷会流泪,那些牺牲了的爷爷,不少都是和爷爷很好的联庄会队友,还有他小时候很好的伙伴。
爷爷在县大队的时候,26岁娶了我奶奶,娘家是本村的。奶奶据说是已经和邻村一个人订过亲,得知那个人牺牲了后,发誓不再嫁人。爷爷听说后,很感念奶奶的痴情,求得祖爷爷把奶奶娶了过来。爷爷很尊重奶奶那段逝去的感情,坚持用恩爱感化,直到爷爷30岁才有了我父亲。
爷爷除了让我数砖上的孔窝,就是让我重复他讲的故事,尤其是故事中的人物一个都不能少。少了英雄,爷爷会严厉地批评和责骂我,说不能忘了本。数数不好数,重复爷爷的故事也难。
爷爷讲故事很碎片化,往往是想到哪就讲到哪,但每一个故事他都讲得很精彩,让人身临其境。
爷爷的院子就这样温暖了我们的童年,那座院子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院子里的那棵枣树已有上百年树龄,挺拔雄劲,树荫斑驳,枝中藏刺,那是它的骨骼和锋芒。
每一年清明节,爷爷带我们祭奠祖先的时候,都要拉着父亲和我,单独给祖爷爷王福元磕头。爷爷说,那一次战斗以后,祖爷爷王福元就把自己的家产卖了,买枪买炮支援县大队。最后被汉奸指认出来,鬼子恼羞成怒,要祖爷爷交代县大队的去向,交代八路军共产党藏在哪里。祖爷爷誓死不屈,鬼子就逼问王福元六岁的小孙子王长天,没有得到回答,鬼子就把小长天举起来活活地摔死。七十三岁的祖爷爷狠命地冲向鬼子,被鬼子一刀刺死。在赵王河冀中平原又添了一老一小两个英雄。
每一年的清明,爷爷都会重复这些故事,让我们沉重的心情又增添沉闷。
长大后的我,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总认为爷爷拿着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没完没了,放学回家也不愿意再到爷爷院子里去。后来是父亲逼迫我每周回家必须去看望爷爷奶奶。有一次,爷爷拉着我的手说,小月是不是嫌弃爷爷啦?我说不是,是……
“小月啊,那些过去的故事千万不能忘,你知道吗?日本鬼子祸害了多少中国人!你姑奶奶嫁到徐水县于坊村,怀有七个月的身孕,被日本鬼子糟蹋得那个惨啊,大人孩子都没活成啊!你知道你姑爷爷高德民为什么那么强烈地要求崛起村一带四十八村的人团结一心抗日吗?里面有无数的国仇家恨在啊!”
“你知道你姑爷爷为什么不让我参加八路军吗?你姑爷爷说,他没有保护好你姑奶奶,他怕我上了战场,再有个闪失,就更对不起你被鬼子糟蹋死去的姑奶奶了。”
我没有想到爷爷还藏着这样的故事没有讲。当爷爷抬起头的时候,我看见他满脸都是泪,旁边的奶奶也是不住地用围裙擦拭自己的眼睛。
“小月啊,要记住这些砖,这些砖上的孔窝都是鬼子留下的弹孔,每一个弹孔都是小日本的罪恶。”
“爷爷为什么要搜集这些砖啊?这些砖都是挡住罪恶的英雄砖!要不是这些砖,1937年9月26日那一晚,华夏村要死多少人啊!”
英雄砖!高小文化的爷爷竟然用这样伟大的词语赞美这些青砖。
这些弹孔打在砖上,实际上是打在了爷爷的心上,每一颗弹孔都会让爷爷痛楚。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再也不敢小瞧了爷爷,再也没有对他的故事不耐烦。再让我数弹孔,我就一遍一遍地数,数到他说的1098为止,绝对不糊弄爷爷。
“小月啊,你也要告诉你的子孙后代啊!我们不要生活在仇恨当中,但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国仇家恨。你不知道,有时候,我一做梦就会梦见你姑奶奶的惨状,还有那些年轻队友们生龙活虎的样子。”
我想正是这些,坚定了爷爷让我数弹孔的根源,给我讲故事的根源。
我考上大学,到地区参加工作以后,爷爷说:“小月啊,你看看能不能找找你姑爷爷高德民,为什么几十年了,他也不给家里来信息,他当了大官忘记华夏村了吗?”
“爷爷,姑爷爷绝对不是那样的人,他应该是牺牲了。”
“小月啊,那次华夏村杀敌后,鬼子恼羞成怒,疯狂报复,华夏村全体逃离,鬼子就把邻村屠杀殆尽,连一个活人都没有留下。你姑爷爷的家人都死于徐水于坊村。他父母没有了,那个村没有了,我们也没有联系了。”
“姑爷爷应该是牺牲了,整个抗日战场,牺牲的八路军太多了。”
“那麻烦我们小月给好好找一找,看看他牺牲在哪里啦?我看看能不能活着去看看?”
爷爷每次和我说话之前,都要称呼“小月”,还带个“啊”字,那种亲切让我感觉爷爷的疼爱,亲切得不忍让人拒绝。
我姑爷高德民成为爷爷一生的念想,“高德民”三个字也印刻在我心里。我利用各种资源查阅健在的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革命干部资料,也没有找到出生在徐水县于坊村的高德民的信息。姑爷爷是到华夏村开展抗日斗争,认识了我姑奶奶,娶走了我姑奶奶。
再后来,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每到一地,我都会到所在地参观当地的抗日纪念馆和解放战争纪念馆,在英烈名单墙上寻找“高德民”的名字,我找到过不下三十个“高德民”。虽说姑爷爷参加的是贺龙部的八路军,但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进行过多次整编和调防,到处征战,也无法考证哪一个“高德民”是我姑爷爷。当我面对这三个字的时候,我都会认为他们就是我的姑爷爷,当我面对英烈墙上所有名单的时候,他们都是我英雄的“爷爷”。让人泣血的是,我还几次到“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和东北“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惨案发生地去缅怀那些死难者,发现死难者的名单里也有“高德民”,他们都是被帝国主义屠杀的无辜百姓,他们都是爱好和平并勤劳朴实的中国人民。闲来无事手机百度,也发现有诸多“高德民”,在当下奋发图强,他们中有学者、有企业家、有军人、有工人、有农民,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怀揣中国梦,不断奋斗的中国人,是先烈保护下,得以生存和奋进的“高德民”!
一时间,无数个不同年代的“高德民”占据着我的脑海。他们有的不幸死在敌人的杀戮中;他们有的觉醒后,勇敢地杀向鬼子;他们有的在先辈的呵护下,成为民族新生代……
父亲从不提爷爷让我数数的事情,也不提爷爷讲的故事。但是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我会经常带着儿子回华夏村看望他们。每次回去的时候,儿子总说爷爷带他到祖爷爷家里数弹孔了,还给他讲了许多祖爷爷的故事。
我问儿子,数数好不好玩?他说好玩,我说,那以后爸爸经常带你回来数数弹孔好不好?他说好,还要听爷爷讲祖爷爷的故事。
爷爷给孙子讲故事,这个“隔代亲”的好传统在我爷爷和我父亲间就这样演绎和传承着。
风烛残年的爷爷在弥留之际,把我叫到床前问:“小月啊,喜欢听爷爷讲故事不?”
“爷爷,我喜欢,我特别喜欢。”
“那你给爷爷讲一段,好不?”
“好。”
我攥紧了爷爷的手,就像爷爷当年拉着我的手一样,把思绪和画面,回放到1937年9月26日那个晚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