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银联监测数据显示,1至8月,全省累计接待省外游客2.1亿人次,实现消费总额1515.0亿元。其中,北京、天津居民来冀旅游热情高涨,消费额占省外消费总体的比重达39.1%。
从“河北游”的破圈,到“河北购”的升温,河北逐步成为京津游客旅游购物的热门目的地。在此基础上,河北创新消费场景,发挥“3小时旅游圈”优势,做足特色产品文章,寻求“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的破题路径,让文旅流量变消费增量。
■业态融合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新鲜体验
伴随大众旅游转向深度体验游,文旅消费也在升级。为一场赛事、一场演出、一个展会而奔赴一座城,成为出游新风尚。而在“观光—休闲—购物”的场景切换中,一笔笔消费就此发生。
10月3日晚,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的灯火次第点亮,沉浸式情景剧《黄金诺·山海盟》精彩上演。该剧以“金屋藏娇”的典故为蓝本,在古今交织的叙事中融入邯郸成语、地方风情。这样的演绎方式让北京游客陈晓萌眼前一亮:“历史人物走出课本,故事一下子就鲜活起来。”
游玩在邯郸,处处是惊喜。游客可以身着战国袍,登临武灵丛台,定格属于自己的“人生大片”;在新开业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运河唐宋馆,游客能兑换仿古银子购物消费,沉浸式体验市井繁华;邯宝坊内,武安小米、永年驴肉肠等县域好物琳琅满目……如今的邯郸,正通过创新业态、丰富供给,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消费场景。
业态融合的新场景,正成为提振消费的新场域。
我省精心打造的28个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持续释放热度。今年,我省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突出商圈步行街、体育赛事经济、文化旅游、特色美食、会议展览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新鲜体验。
创新是刺激消费的“金钥匙”。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的推出就是一次突破性尝试。
6月27日,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全国发售,一卡可畅玩京津冀区域203家景区。联票上线当天,北京旅游达人张轶伦迅速下单,现在已打卡多个景点:“一张联票,能欣赏三地风景,性价比超高。”
新场景带来新体验,新政策激发新需求,让游在河北、购在河北成为越来越多京津游客的选择。
■“3小时旅游圈”,圈出向往的生活
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城市群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以“轻旅游”和“微度假”为主的周末休闲游逐渐兴起。
近期,省商务厅联合第三方咨询机构对京津消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研。调研发现,深度“逛吃”一座城、“3小时旅游圈”、为期两三天的“微度假”备受京津市民青睐。
承德的夜、阿那亚的海、崇礼的赛事、保定的驴火……这些跃动在调研报告中的关键词,勾勒出河北“3小时旅游圈”的魅力。
关键词的背后,是我省发挥“近”的优势,不断给出消费新解法。
从北京乘坐高铁,一小时可达承德,一个半小时即到崇礼。
在承德,日游避暑山庄逛美景、夜赏《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已成为许多游客的首选;在崇礼,体育赛事精彩无限,“户外在河北”体育生活市集(崇礼站)也办得热热闹闹,1000余种商品让游客尽情“买买买”。
从天津乘坐高铁到保定或秦皇岛都十分便捷,一小时左右便可到达。
在保定,驴肉火烧、牛肉罩饼、保定冰柿、“素颜”鱼香肉丝这“美食四件套”,吸引游客线上“种草”,线下奔现;在秦皇岛,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的孤独图书馆成为打卡热门,渔田七里海度假区的动物主题酒店为亲子度假增添别样乐趣。
瞄准“3小时旅游圈”,深挖目标客群需求,营造热点消费氛围,“河北购”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做足特色文章,擦亮“河北购”招牌
10月5日,大批游客在“来客咧,稀罕你来!”的方言招呼声中涌进唐山宴。
天津游客王沐辰穿梭在香气四溢的摊位间,棋子烧饼、小山炸糕、酸辣饹馇汤等轮番攻陷味蕾。(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