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地市级群众艺术馆(以下简称“地市级群艺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中肩负着特殊使命。其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直接的理论灌输,而是借助艺术这一载体,以嵌入、体验等方式,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如何探索一条与地市级群艺馆职能深度融合、符合群众审美需求的思政工作新路径,已成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履职能力、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时代课题。
◆地市级群艺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备独特优势
载体优势。艺术是思想的载体,其“寓教于乐”的特性使得价值理念的传播更加生动。廊坊市群艺馆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京东大鼓、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中,使传播效果更具感染力,也更容易被接受。
阵地优势。群艺馆是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公共空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开展群众性思想教育的绝佳平台之一。廊坊市群艺馆打造了“文化惠民夜校”等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已经开展公益培训160多课时,服务群众400余人次,这些服务品牌已经成为群众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精神家园。
队伍优势。群艺馆拥有专业的文艺辅导创作队伍,是以文化人的直接实施者。廊坊市群艺馆现有24支馆办团队、780余名文艺骨干,在“双争有我”群众文化活动中,创排了一批弘扬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将思想政治内容转化为生动的艺术语言。
活动优势。地市级群艺馆常年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展览、讲座、培训等活动,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载体。一直以来,廊坊市群艺馆坚持参与、开展“彩色周末”活动,承办以“幸福廊坊”等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举办“传承鼓韵·奏响新章”京东大鼓书会,这些都已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地市级群艺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正视短板与不足
认识存在偏差。部分人员视思政工作为“软任务”,导致工作中教育效果弱化。
融合不够自然。有时会出现思政内容与艺术形式“两张皮”现象,机械照搬、简单嫁接,导致艺术感染力下降,影响教育效果。
对象差异较大。服务对象涵盖老、中、青、少不同群体,他们的艺术偏好、价值观念、接受能力均有差异,如果工作模式单一,就难以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
成效评估困难。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多表现为群众内在的思想情感变化,难以像业务指标那样,可以精确地量化考核,这就容易导致相关人员工作动力不足。在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考核中,思政工作相关指标占整体权重的15%,反映出评估体系亟待完善。
◆地市级群艺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勇于创新
新时代新征程,地市级群艺馆应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公共文化服务全过程,实现向更高质量转变。
坚持有机融合 实现潜移默化
必须摒弃“贴标签”式的做法,要坚持“内容为王、艺术为体、思想为魂”的原则,创新方法手段,通过参观讲解、座谈讨论等互动交流方式,引导群众更深刻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进而用其更好地指导工作。融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让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嵌入艺术活动骨髓的“精气神”。廊坊市群艺馆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中,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使群众在节日氛围中接受文化熏陶,其中,“端午诵经典”活动通过诗词朗诵、民俗体验等形式,让参与者深刻感受其内容蕴含的价值导向。
坚持四个“融入” 构建工作体系
融入艺术创作,打造精品力作。要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和主题开展创作,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优秀作品。廊坊市群艺馆与河北省群艺馆合作创作的西河大鼓作品《新农人儿》用传统艺术形式展现了乡村振兴成就,入选省级展演,现正在参评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廊坊市群艺馆创作的京东大鼓作品《欢迎你到廊坊来》等,将地域特色与时代主题进行了有机结合。
融入辅导培训,培养文艺人才。要在培训中强化价值引领,注重引导学员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培养他们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2025年上半年,廊坊市群艺馆举办基层业务骨干培训班4期,300余人参加,开设的“艺术党课”将思想启迪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广受好评。
融入品牌活动,扩大主流影响。要结合实际,持续做优品牌活动,不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的覆盖面。2024年,廊坊市群艺馆开展“群众大舞台”、京东大鼓书会、“双争有我”等品牌活动,网络直播浏览量达660万次,为传播正能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25年的京东大鼓书会中,来自北京的15岁少年张文正表演的《新编六尺巷》生动演绎了邻里间的互敬互谅,深受群众喜爱。
融入数字平台,拓展新型空间。要积极“牵手”最新科技,善于利用新媒体增强传播效果。廊坊市群艺馆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开展“云上小课堂”,推送优秀原创作品,直播相关活动。2025年上半年发布线上活动188次,使思想政治工作突破了时空限制。
坚持健全机制 确保工作实效
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廊坊市群艺馆领导班子切实承担起政治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考核。同时,经常召开专题会议,完善相关机制,多次强调不仅要重视业务工作,还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强化队伍建设是基础。廊坊市群艺馆按照政治硬、业务强、素质高、表达好的标准,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使其既懂艺术又懂政治,掌握以文化人的路径和方法。同时,培养专职及兼职文化志愿者队伍,精心筛选出六大门类30课时精品课程,大力推广“理论导入+实地演出+研讨交流+实践运用”的培训模式。
完善评价体系是保障。廊坊市群艺馆积极探索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柔性评价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完成时间,确保任务具体、推进规范。
新时代为地市级群艺馆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其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职责提出了更高要求。廊坊市群艺馆将继续立足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创作、辅导培训、品牌活动和数字服务全过程,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情感温度、思想深度和传播广度,为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