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开发区算力产业跑出“加速度”
日期:09-25
本报讯(记者 马珉璐 通讯员 杨自立)近年来,廊坊开发区凭借前瞻布局与持续创新,在算力产业赛道上持续深耕,实现了技术层面和应用场景拓展的重要突破,推动区域数字经济迈向新高度。
廊坊开发区算力产业起步早,多年来持续吸引华为、润泽、联通、京东等众多头部企业入驻。其中,正在建设的润泽人工智能应用中心项目,总投资505亿元,建成后将具备25万P(FP16非稀疏算法)的智算服务能力,有望成为超大规模新型智能算力产业集群。目前,第一栋智算中心机电建设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预计年内投入运营。
与此同时,作为河北省首家投运、首批纳入全国算力网络、首个全栈国产化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公共基础设施,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采用“鲲鹏+昇腾”多元算力架构,服务于京津冀数字产业创新应用,目前使用规模已超过95%。该中心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已与680余家企业、180余个高校及科研机构教师团队建立合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筑牢算力根基。
廊坊开发区积极探索“算力+”模式,推动算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交通领域,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研发“天佑大模型”,针对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有效解决传统运维人力成本高、效率低、漏检率高等难题,已在郑州铁路局试点;在汽车行业,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通过算力赋能,支持长城汽车在汽车设计、数字员工建设等领域实现智能化升级。
廊坊开发区还在政务、工业、医疗等领域打造先进算力示范应用场景。通过整合区域内算力资源,搭建应用场景创新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对接活动,促进创新应用场景培育与落地,让算力真正服务于产业发展,惠及民生。
接下来,廊坊开发区将持续深挖算力产业潜力,在技术上不断突破,推动算力设施升级与优化,提升算力效率与质量,拓展应用场景边界,构建更加完善的算力产业生态,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乃至全国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