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县人民检察院干警为学生讲解法治人物。本报记者 王静 本报通讯员 刘瑞涛 庞趁友 摄
本报讯(记者 王静 通讯员 刘瑞涛 庞趁友)近年来,永清县人民检察院以推进“八五”普法为抓手,深耕“线上+线下”双轨普法模式,通过精准化线下服务、立体化线上传播,构建覆盖城乡、惠及企业与群众的法治宣传阵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普法活动22场次,覆盖群众超2.3万人次。
线下普法聚焦需求,精准传递“法治温度”。组建检察普法宣讲团,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开展主题宣传。在益昌公园广场等场所,以“方言+案例”的方式普及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知识;围绕民事执行监督,走进乡村、商超社区,开展宣讲活动3场次,发放手册200余份、答疑100余人次。
针对未成年人,依托“检爱?清晨”品牌,开展法治讲座、主题班会12场,接待600余名师生参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心。在服务企业方面,走访4家企业,“一对一”解决其普法培训需求。联合相关行政部门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站,为20个重点项目配备“专属专班”,12309检察服务大厅累计解答企业与群众相关法律咨询420余人次。
线上宣传矩阵发力,打造“破圈”传播效应。构建“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四维平台,今年以来,已制作10个抖音原创视频,总点击量破20万+,展现检察履职亮点。其中,“普法小课堂”短视频,单条播放量超5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未成年人保护微电影《紧急联系人》获省级奖项;公众号定期发布典型案例解读,用通俗的语言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吸引8000余人次观看。
针对暑期青少年安全隐患高发特点,该院提前谋划,精心制作法治安全主题宣讲视频,与教育部门合作,面向全县中小学生开展专题普法活动,为他们送去法治教育宣传小视频,让普法“活”起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线上+线下’普法模式,结合群众需求,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法治宣传产品,推动普法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为建设法治永清、平安永清贡献力量。”永清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钱福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