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本周话题:老人应该帮儿女带娃吗?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主持人:各位朋友们好,欢迎来到本期“银发会客厅”!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可是不少家庭都绕不开的——“老人应该帮儿女带娃吗?”今天,咱们请到了五位有不同经历的老人,接下来就听听大家的心声吧!

暖阳(65岁):我觉得老人该帮衬一把。现在年轻人压力多大啊?我儿子儿媳在互联网公司上班,天天加班到半夜,要是我不帮忙带孙子,他们要么得请昂贵的月嫂,要么就得有一个人辞职。我身体还算硬朗,每天陪孙子玩、做辅食,看着孩子从牙牙学语到会喊“奶奶”,心里比啥都甜。而且带娃还能让我多动动脑子、活动身体,不像以前退休在家光看电视,现在日子充实多了,和儿女的关系也更亲了,他们总说“妈,有你在我们才踏实”,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我觉得特别珍贵。

老周爱遛弯(62岁):暖阳说的我认同!我帮女儿带外孙女两年了,有一点特别重要——咱们老人带娃,能把家里的“老规矩”“好习惯”传下去。比如我教外孙女饭前洗手、见人问好,给她讲我小时候的故事,这些都是育儿嫂不一定能做到的。再说了,一家人互相帮衬本来就是传统,我年轻的时候,我爸妈也帮我带过孩子,现在轮到我帮女儿,这是责任也是缘分。只要身体允许,能让儿女少点负担,我愿意干!

主持人:谢谢两位,听得出来,你们在带娃里找到了快乐和价值。不过也有叔叔阿姨有不同的想法,咱们听听她们的理由。

爱旅行的李姐(66岁):我不反对老人帮着带,但“应该”这两个字我不太认可。我退休后就喜欢旅行,每年都计划去一两个地方,要是帮儿子带娃,这些计划就全泡汤了。而且我觉得,带娃的主力应该是父母,不是老人。我儿子儿媳一开始也想让我帮忙,我就跟他们说:“孩子是你们的,你们得自己学着当爸妈,我可以偶尔搭把手,但不能天天替你们带。”现在他们自己带娃,虽然累点,但小两口配合得越来越好,跟孩子的感情也特别深,我觉得这样反而更好。

棋如人生(70岁):李姐说得在理!我身体不太好,有高血压、关节炎,要是天天带娃,别说陪孩子跑跳了,就是做饭、哄睡都费劲,万一累出病来,不仅帮不了儿女,还得让他们分心照顾我,这不添乱嘛!而且我有自己的爱好,每天下午都跟老伙计们下棋,这是我退休后最开心的事儿。我跟儿子说:“我帮你们出钱请个靠谱的育儿嫂,你们有事儿随时叫我,我去搭把手,但带娃的活儿我实在干不了,你们也别为难我。”儿女也理解,现在大家相处得挺融洽,没因为带娃的事儿闹矛盾。

主持人:谢谢两位,你们的想法也很实在,既考虑了自己的身体和生活,也没忘了帮儿女想办法。那刘阿姨,您既有帮女儿带过娃的经历,后来又让女儿自己带了,您怎么看这个话题?

刘姨爱做饭(67岁):我女儿刚生娃的时候,没人帮忙,我就去帮她带了半年。那半年我累得够呛,每天早上六点起,晚上十一二点才能睡,做饭、洗衣服、哄孩子,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后来还因为劳累犯了胃病。我女儿看着也心疼,就跟我说:“妈,你别这么累了,我们还是请育儿嫂吧!”从那以后,我就改成偶尔去帮忙,比如周末去给他们做顿饭,陪孩子玩一会儿,平时还是育儿嫂和他们自己带。现在我轻松多了,胃病也没再犯,女儿女婿也能自己应对带娃的事儿,我觉得这样“量力而行”的帮忙才最合适。不是说老人“应该”或“不应该”,而是得看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活需求,还有儿女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主持人:刘阿姨说得特别好,“量力而行”这四个字,可能就是这个话题的关键。其实不管是支持还是不支持,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家庭好——支持的叔叔阿姨,是想帮儿女减轻负担,在带娃中找到价值;不支持的叔叔阿姨,是想守住自己的生活和健康,也希望儿女能承担起父母的责任。

后记:

不同家庭有不同的选择。其实“老人应该帮儿女带娃吗?”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一家人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根据各自的情况商量出最合适的办法——身体好、想帮忙的,就搭把手;身体不好、想过自己生活的,儿女也别强求;儿女呢,也要多体谅老人的辛苦,别把带娃的责任全推给老人。这样一家人才能和和美美,孩子也能在有爱的环境里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