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雅淇
从教二十余载,她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先后荣获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廊坊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名师、廊坊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她就是大城县第五小学副校长陈贵娥。
2000年9月,陈贵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致力于带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妙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习字课、阅读课还是写作课,均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执教的课例多次获得省市级奖励;在参与廊坊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期间,积极发挥辐射带头作用,为兄弟学校送去优质课例和培训讲座,推动区域教育教学水平协同提升。
2018年因工作需要,陈贵娥进入大城县第五小学,走上管理岗位,分管德育工作。“从教师到管理者,意味着责任更大、担子更重。”陈贵娥表示,在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校坚持以“五个养成”为德育工作目标,以“爱与感恩教育”为主线,创新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的德育阵地。
每个学期,她都会定期组织班主任分享班级管理技巧,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县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在学生中,成立“红领巾”执勤大队,监督检查学生的行为、举止、仪表。“红领巾”执勤生现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中多人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新时代好少年”,推动学生管理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她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每学期开学第一课都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组织班主任共同修订《学校一日常规》,从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通过日常卫生检查、评比,养成学生卫生习惯;开展路队评比、文明学生评选,规范学生的仪表仪态;每周组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巩固养成教育成果。同时,在重要节假日、关键节点开展不同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展特长,联系校外公益资源,面向学生免费开展乒乓球、篮球、葫芦丝演奏、美术、武术等社团活动。对于问题学生、留守儿童,她倾注了更多的关心与爱。她将不同问题登记成册,先由班主任做前期了解,之后根据班主任反馈的情况,每周跟他们像朋友一样交谈,聊兴趣爱好、聊学习生活,并通过跟踪回访时刻关注孩子成长,学生慢慢就敞开了心扉。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以熹微灯火,点燃滚烫星河。在新时代的教育征程中,陈贵娥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做新时代大先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