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筑牢全民国防之基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A04版:第四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金秋九月,山河铭记。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步入“全民国防教育月”。举办首届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演讲会,讲述新时代国防故事,传播新时代国防强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传承的誓言”国防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国防科普展、军事体验等方式,让青少年接受国防教育洗礼;霸州市推进国防教育进校园,帮助学生系好“安全纽扣”……连日来,我市各地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普及国防知识、培塑爱国情怀,积极营造崇军尚武、心系国防、参与国防的浓厚社会氛围。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历史反复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强国必须强军;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历史同样证明,一个国家的安全防线,从来不止于边境的哨所与武器的精良,更在于每个公民心中的“国防堤坝”。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的安全与发展环境复杂深刻。在这一背景下,更需以全民国防教育强固“精神长城”,让“居安思危”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共识。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在9月集中组织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年份,这场以“弘扬抗战精神?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覆盖全民的国防教育活动,既是对厚重历史的深切回望,也是对新时代国家安全观的生动践行。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抓住这一重要契机,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自觉主动地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为全面推进强国强军事业汇聚磅礴力量。

弘扬伟大精神,厚植国防观念。伟大抗战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巍峨丰碑,也是国防教育的鲜活教材。作为京畿重地,廊坊这片红色沃土深深浸润着家国情怀,保家卫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大清河南北两岸,“四十八村”千余名爱国群众在“兴隆宫战斗”中书写民间抗战的壮烈篇章;固安林子里,72名勇士用生命诠释“宁死不当亡国奴”的铮铮誓言……这些永不褪色的红色故事,不仅是廊坊珍贵的历史记忆,更是屹立于岁月长河中的精神丰碑。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富矿,组织干部群众走进革命烈士陵园,在缅怀祭扫中追忆先烈英勇事迹;精心打造沉浸式红色主题展览,重现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诚挚邀请老战士、老党员开展红色宣讲,以亲身经历讲述初心与信仰的厚重力量。通过这些有温度、有深度的活动,让历史记忆凝聚为全民的价值认同,让爱国情感转化为强国强军的行动自觉,让国防意识真正融入每个公民的日常。

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渠道载体。全民国防教育要入脑入心,关键在于打破“刻板说教”模式,在内容与形式上求新求变。《通知》部署的普法宣传、先进人物学习、军营开放、军事科普、主题文艺与网络传播等举措,既有思想引领,又有实践体验,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式的教育矩阵。在落实过程中,各级各部门既要扎实完成“规定动作”,也要结合实际打造独具特色的亮点工作。尤其要把握九三阅兵这一重要契机,通过组织军事装备展示、开展国防成就宣讲等形式,生动展现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当退役军人讲述刻骨铭心的军旅岁月,当孩子举起模拟步枪初识“保家卫国”的分量,历史的温度便化作滋养人心的精神养分,爱国主义也随之凝聚为奋进的力量,成为点燃全民国防意识的“精神火种”。

凝聚社会合力,深化全民参与。国防教育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群体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健全上下贯通、军地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学校应创新教学方式,将国防元素融入学科课程。媒体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深入宣传国防建设成就和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国防知识竞赛等互动活动,增强国防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社区可依托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组织开展军事装备模型展览、红色电影展映等活动,让居民在休闲娱乐中增强国防观念、提升国防意识。广大公民也要关注国家安全形势,学习国防政策法规,积极参与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伟大抗战精神是照亮前路的明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让我们积极投身“全民国防教育月”,接受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传递炽热坚定的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共筑强大国防,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爱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