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抗战烈士贾庚二三事

日期:09-11
字号:
版面:第B01版:第五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贾庚(1919-1942),河北省大城县文香村人,生前是八路军三十团战士,1942年,在沧县杜林村牺牲。

贾庚是我妻子的二伯父。岳父时常给我讲起他二哥的英雄事迹。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和妻子一起去大城烈士陵园凭吊先烈。在展览大厅南下侧,英烈谱中赫然写着贾庚。妻子用胳膊碰了我一下,“瞧!我二伯父的名字”。在密密麻麻的英烈谱中,一个名字映入我的眼帘——贾庚。红红的名字渐渐地幻化成了一个鲜活的人物,他的英雄事迹浮现在我的眼前……

卢沟桥事变不到两个月,日本鬼子铁蹄侵入大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先后制造了西子牙河北村惨案、赵固献惨案、安庆屯惨案、八方惨案,远的不说,在东位敢村,日本鬼子就用铁三尺把四名男子打死后,扔在猪圈里。白色恐怖漫布各个乡村,出现了村村戴孝,户户哭声的惨象。

八路军逆流而上,走上抗日前线。县委在各村秘密建立党的组织,召集年轻人捡拾国民党溃兵遗弃的枪支弹药,武装自己。文香村也组建民兵大队,贾庚同志成为本村第一位民兵队长。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贾庚带领十几名民兵队员,白天务农,夜间学习党的文件,加强训练,提高杀敌本领,发展和壮大抗日武装队伍。为了更好地隐蔽自己,打击敌人,贾庚带领民兵队员,发动全村群众,挖地道,砌成户户通、村村联的地下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一天,来自北魏炮楼的岗村小队长带着三名日军和二十几个伪军来文香村抢粮。贾庚和其他民兵一起,借地道作掩护,利用地道预留的射击口打击敌人,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留下六具尸体,狼狈逃回了岗楼。因为这次出色的战斗,贾庚被大城县委授予优秀民兵队长称号!

1939年秋天,冀中八分区三十团来到文香村。贾庚和其他几个小伙伴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冀中八分区三十团侦察排的战士,贾庚是侦察排的班长。大尚屯镇有一个伪军中队长叫张艳龙,带着伪军驻守此地。此人是铁杆汉奸,屠杀抗战人士,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因贾庚是本地人,地形熟悉,上级便把除奸的任务交给了他。

大尚屯是远近闻名的大集镇,南北一条大街有三里地长,非常繁华。贾庚扮作赶集的百姓,混入人群,汇入赶集的人流,前往除奸。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但人们看到张艳龙到来,都纷纷回避。偏赶上一个姑娘和爷爷赶集在地摊买菜,没处躲闪。张艳龙上前调戏姑娘,殴打老人,贾庚就躲在人群里,离着姑娘不远,和张艳龙斜对面。趁没人注意,贾庚从怀里掏出手枪,击毙张艳龙。贾庚则趁乱,快速穿过大街,钻进青纱帐,消失得无影无踪!

杜林村位于沧县县政府西偏北13.5公里处,是日伪军控制的沧石公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1942年7月中旬,三十团一部奉命破坏沧石公路杜林段,切断日军补给线,拔掉据点。

凌晨三点,八路军两个连的兵力突袭杜林据点,吸引守军出击,而贾庚所在三十团主力则在公路两侧设伏。鬼子果然上当,他们仗着武器精良,人数众多,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冲过吊桥,向八路军追来。而担任突袭任务的战士且战且退,把敌人引到包围圈来。贾庚的侦察排和主力部队就埋伏在杜林村东的公路拐弯处。敌人渐渐来到我军的预设阵地,团长大手一挥:打!步枪,机枪一起开火,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手榴弹也纷纷在敌群中开花,顿时火光映天,喊杀声遍野,八路军战士从高粱地冲出,端着刺刀,扑向敌人,和鬼子展开了生死肉搏战。贾庚拼倒了两个日本鬼子后,转身看到一个日本军曹挥刀砍向连长,急忙奋步向前,把刺刀刺入敌人的后背,连长得救了。而左侧的一个鬼子,斜刺里端着三八大盖,恶狠狠地把刺刀刺入贾庚后腰。连长把驳克枪一甩,干掉了这个鬼子。而贾庚已倒在血泊中,经过半个小时的战斗,八路军毙伤日伪军30余人,缴获弹药若干,而我军包括贾庚在内共有十多名战士牺牲。剩下的日伪军仓皇逃进岗楼。四周增援的日军渐渐地迫近,三十团把公路破坏后,主动撤离了战场。

贾庚牺牲后,团长刘彬,政委汪威带着三十团战士,又转战到文香村,慰问了贾庚烈士家属。作为失去爱子的母亲,心头该是多么悲伤呀!据岳父讲,多少年来,他的母亲一想到庚儿,眼泪就像断线的珍珠一样落下来,尤其是寂静无人的夜晚,老人总是偷着抹眼泪,呼唤着庚儿小名,哽咽不已,令人黯然神伤。

1983年5月1日,国家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并给予抚恤金(以粮代金600斤粮食)。在岳父家我有幸见到了革命烈士证明原件,上面书写着:贾庚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褒扬。下面右下角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时间是:1983年5月1日。

烈士陵园里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为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独立,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宝贵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用像贾庚这样无数先烈的热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更加努力工作,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和妻子默默地走出展览厅。

安息吧,我的二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