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十四五”营商环境优化成效显著
日期:09-07
河北日报讯(记者 冯阳)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五”以来,我省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入实施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提升工程,出台一系列撬动性政策,推进630项改革任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显著。河北省获评全国工商联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省份。截至2024年底,河北省经营主体总量达889.97万户,较2020年底增加197.07万户。
市场环境更加公平,企业活力持续迸发。
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有效促进公平竞争。2023年“双盲”评审改革全面实行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招标投标经营主体库累计新增经营主体7.7万家,参与招投标活动经营主体22.2万家。2024年9月,石家庄市“双盲”评审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
优化准入退出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物流公司等19个行业实现准入准营一体化。实现企业注销“一件事”高效办成,建立企业歇业备案制度,截至2024年底,全省简易注销企业62.55万户。
我省连续组织开展反垄断执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市场公平竞争发展。2021年以来核查垄断问题线索122条,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1435件。
政务环境高效便捷,效率变革成效明显。
我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目前累计取消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783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削减至448项,削减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核准类和备案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平均审批时限,分别由2019年的65、53、50个工作日压缩到2024年的39、33、31个工作日,石家庄、唐山、保定入选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城市。
数字化改革为提升服务效能提供关键支撑。构建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目前已有1067个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建成运行电子档案自动归档系统,汇聚电子证照743种3.45亿张,104类电子证照实现京津冀三地互认。全面推广数字化电子发票,2024年底全省数字化电子发票覆盖率达99.49%。
“高效办成一件事”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2024年度两批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全部上线运行,总计压减环节141个、精简材料290个。
要素支撑持续优化,服务产业能力增强。
2020年以来,我省推动要素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2024年,制定实施《河北省2024年要素环境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了土地、技术、人才、金融、数据、公共资源6大要素提升行动,政策红利逐步显现。
加大金融支持。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专项行动。截至2024年末,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804.8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近160%。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