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整理书籍,一张小卡片从一本书里掉落地上,那是儿时的一张借阅卡。泛黄的钢笔字迹模糊不清地记录着一本又一本书的登记印记。一丝丝莫名的忧伤难过的思绪袭来,这是父亲给我办的第一张借阅卡,而今,父亲永远远离我而去。
不知道是否有人如同我一样,有意无意中喜欢保存一些岁月的痕迹———一个铅笔盒,一张张彩色的糖纸,漂亮的纽扣,有邮戳的贺卡……直到今天一直保留着这个嗜好,朋友们经常笑我不懂得“断舍离”。
其实,岁月的流逝,时光是懂得放下和舍弃的,不回眸,决然义无反顾地从容沉寂前行……而我们能记住昨天的,除了回忆,就是这些刻下了那一尺一寸光阴落下的痕迹,如同此刻这一个图书借阅证,一瞬间让回忆回到儿时,曾经读书的痕迹也在一瞬间忆起……
记得儿时去图书馆踮起脚尖才能够到的书,经常是一本本封面模糊缺边缺角的,每一本书都张着大大的嘴巴, 咋按都按不下来。每一次我拿到书,都会回家费劲地一张一张捋直边角,然后拿一个枕头和垫子把书压在热热的炕头上,我还经常坐在上面。记得《杨家将》《聊斋志异》《红楼梦》《一千零一夜》《基督山伯爵》它们都无一例外的曾经都在热热的炕头上闭上了它们大笑的“嘴巴”……
今天,我每每拿到新书,不禁莞尔一笑。经常和姑娘说,一本书什么时候有了缝隙才会是读过的书。如果读到裂开嘴巴她和你笑了,那就是书儿和你的菩提树开花了。此时,一定是彼此的修为,也是你们从陌生到彼此相熟相惜也相知了。如此,才会有灵魂的碰撞和激荡起心绪波澜起伏的涟漪;才会有一股清流涌入心扉的舒朗和欢喜;才会有思想的深邃高远和澄明清宁的谦卑;亦有了淡泊宁静和融化渗透的质朴真诚。就这样保持孤立质朴善良的自持, 如这时再读光影,那就是味道又不一样了,在烟火的尘埃里咀嚼会更有趣味的。
曾经的书,因为无数人,无数次地阅读,便有了生命最初的萌动,她们在改变着别人,也把自己变成了开了花的果实。他们露着纯粹的微笑,让久远的,亘古深邃的思想,清澈疏朗的寓意,温暖着,安抚着,温润着,滋养着,安放着,渗透着在那个季节里爱书的人们,一切都缓慢而真实,在一片清凉的境地里,留给自己天地,也传递着慷慨和欢喜。
这么多年,最深刻的成长,如果说除了静气,就是知道了永远不能忘记播撒善良的种子,让灵魂在书里书外得以滋养。读书,读世界,让每一天保持正念与觉知,或许能让人保持原始坚韧,柔顺、清新、纯真的就是认真生活,感受身边人性的力量和光辉。又或者,当生命面临生死考验时,爱与希望无疑是最后的救赎,也令生命得到了尊敬。大雨过后可见彩虹,泥泞过后是坦途,即便世事变迁,难题不断,我们依旧心怀勇气,不失坚韧和爱的辽阔;即便万物荒凉,时光汹涌。我们始终心有百花,不失明媚……
很多时候,一些记忆,有可能是我们言语无法表达。它让我们有所敬畏,如有缝隙链接每一本开花的书籍,是这些生命中的记忆,会让我们对走远的记忆有所牵念与怜惜。岁月给予我们这样的缘分,仿佛是上一世留下的缺口。遇见,只为彼此得到欢喜和安慰。
曾经微笑着开花的书籍,给予生命中不仅仅是对美的散播、对岁月的爱惜,还有让我们感知对一朵花的尊重、 一顿饭的感恩、一本书的恩赐、一次帮助别人的欢喜……安然的传播善美与温热,如同邂逅满月与秋雨。
读书,让我们在高处相遇。岁月,依旧还要善良沉寂,人在低处,抬头就会看见花开微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