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以优良党风引领教风学风,涵养优良校风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廊坊师范学院 王坤阳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层次,主要由党风、教风、学风三个要素构成。探讨以优良党风引领教风学风,进而涵养优良校风的路径与方法,对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党风、教风、学风的概念及逻辑关系

高校的党风主要是指学校党组织及其党员在政治生活、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所体现的作风和行为准则,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整体风气。教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风格和风貌。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精神等方面的风格和风貌。

党风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在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中,党风决定办学方向,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最大优势,也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教风对学风具有榜样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教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学风会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党风,是对高校党风的最终检验,折射出学校的整体校风。

◆以党风建设带动、培育优良校风的路径

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党组织建设,确保学校党委在办学治校和立德树人中发挥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为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与行政议事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制度的合法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健全师生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新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育人的良好局面。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与教风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完善师德教育、考核、奖惩和监督制度,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访学进修、学术会议等,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

构建监督保障体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对党员干部和教师的廉洁教育;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强化考核评价导向,将教风学风建设成效纳入二级学院KPI考核,实施机关作风“满意度”测评,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打造质量文化生态,发展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营造“向善向好向上向优”的质量文化氛围,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