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安次穆家口战斗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B01版:第五版       上一篇    下一篇

1939年8月7日,在安次县穆家口村,八路军冀中五分区一部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殊死战斗,重创日军,打出了中国军民的威风,增长了抗日军民抗战到底的勇气和信心。

1939年8月初,冀中军区五分区领导接到正在安次县南部收容散乱武装的阎力宣副司令员来信,说有个在武清县七区做地下工作的向修文,自称是国民党冀察战区第五支队的司令员,他要领导伪军张汉臣部起义,要求五分区给予支援。接信后,分区领导经核实、研究,决定派出部队,支援武装起义。分区政委周彪、司令员朱占魁率分区机关及所属第四大队、教导队,从新城八洋庄出发,急行军抵达安次穆家口村。同行的领导除冀中区党委副书记鲁贲,还有冀中区副司令员金城、中共五地委书记马载、宣传部长杨英等人。为防止意外,司令部行前特意将游击三团冯玉亭部部署在距穆家口村5公里处的惠家堡村,以随时策应。

五分区司令部及所属部队到达穆家口村后不久,接到情报说,向修文组织的伪军起义工作已失败,张汉臣已向日军投降,向修文只身逃往天津。同时接到报告,有人已向日军密报了八路军到达穆家口村的消息,日军已集结兵力向穆家口进发。接此情报后,分区部队立即加紧构筑工事,准备就地迎击来犯之敌。穆家口是一个400多户的大村落,村四周有一丈多高的土围子,外面还有两米多深的护城壕。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铁门,易守难攻。各连队分别在防守地段的土围子下挖了掩体,做好了战斗准备。

7日上午10时,由天津分乘五六辆汽车而来的日伪军,经葛渔城向穆家口村西、南两面包围过来。由天津乘火车来的另一路日伪军,在杨村火车站下车后,经黄花店,在张汉臣的伪军协同下,也向穆家口扑来,迅速包围了东、北两面。10时30分,日伪军首先从村东侧进攻,我军很快发现日伪军是佯攻,其真实意图是主攻村西南角。据守西南角的是周正名指挥的四大队三营,当日伪军冲到距我军阵地不足百米时,我军迅疾反击。一阵猛烈的排枪和手榴弹,打得日伪军狼狈逃窜而回。此时,东南、东北等处的日伪军,也分别发起攻击,枪炮声响成一片,但都被反击了回去。

从侦察员送来的情报和日伪军进攻的规模,以及战斗中日伪军所用的山炮等情况分析,日伪军可能超过千人。随后,日伪军重新组织力量,从东、西、南三个方面,发起攻击。而我军指战员一枪不发,待到敌人冲到一定距离时,才开始猛烈地还击,又把日伪军打了回去。此后,日伪军又接连发起三次冲锋,都以失败告终。

午饭过后,突然刮起西南风。日伪军久攻我军阵地不下,恼羞成怒,就利用大风天气,在西南角施放毒瓦斯。防守西南角的三营指战员对此毫无准备,被熏得几乎窒息。日伪军再次发起攻击。突然有战士提议:在带的毛巾上撒尿后,箍在嘴上,可以防毒。大家听了,立即照做,果然很管事。日伪军又被打了回去,之后再也没有进攻。

乘日伪军暂缓进攻的机会,我军分析认为,日伪军可能因伤亡过重,正在等待援军,正好乘此机会,天黑以后突围。决定黑夜从村西北角突围后,司令部迅速派出2名侦察员,到惠家堡村把冯玉亭的游击三团调到距穆家口仅3华里的新立村,以便接应。晚上10点整,部队从村西北角顺利突围,到新立村与冯玉亭部会合后,安全转移到了永清县的河西营村。

(资料来源:廊坊市委党史研究室 本报记者 张甜歌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