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这样一位烈士,贺龙元帅赞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军队的坚强干部”。
他就是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常德善,牺牲在冀中抗战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1942年6月8日的雪村突围战。
在这场战斗中,常德善左手被打伤,就用肩膀顶住机枪,右手继续射击,最终身中27弹壮烈牺牲。政委王远音双腿被炸断后,用最后一颗子弹自尽殉国。
英雄大无畏,血尽志未消。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在“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大地上,河北军民以血肉为盾,用信仰和鲜血,筑起新的长城。
侵略者带来的,是沉痛的悲伤,沉重的屈辱。
潘家峪位于冀东根据地的腹地,冀东军分区的一些重要机关曾先后设在这里,日军多次“清乡”都以失利而告终。
1941年1月25日,驻丰润的5000余名日军将潘家峪层层包围,在询问八路军去向无果的情况下,用机枪、步枪一起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火,全村1230人惨遭杀害。
1942年5月24日,邢台浆水。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部分师生遭遇日寇。当地村民选择暴露自己,引开敌人。敌人没有找到抗大学员的身影,恼羞成怒地将村民们驱赶到大寨山上,逼迫他们说出抗大师生的下落。60多名村民没有一人屈服,被日寇推下山崖,37人当场牺牲。
日军制造的惨案,遍及河北广大城镇和乡村,一次屠杀平民10人以上的近500宗,一次屠杀平民100人以上的有87宗。
日军还在承德、唐山、张家口等地的长城沿线制造了大片“无人区”。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