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老刘的本事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B01版:第五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李沟村有个做香油的老刘。普普通通,本事不大,一辈子连个村民小组长都没当过。不过老刘可是有点名气的人,名气就在他的香油。老刘做香油的手艺是祖传的,到底传多少辈了,谁也说不准,起码老刘的爷爷的爷爷就是干这行的。得益于独门绝技辈辈相传,老刘做的油香,大的不敢说,整个温水镇的人都认,全县加工香油的摊主们都服。

你想老刘香油做得这么好,肯定发大财了吧?那就错了。老刘至今还是父子两人手工劳动,亲力亲为一人没雇。这年月,李沟村不少人在镇上、县城买了楼房,还有在省城买楼房的,老刘就差远了。虽说新建的房院亮堂堂的,可这在农村很平常,家家户户都这样,没特别之处。

为什么呢?原因是老刘的香油销量低。销量低的原因,一是虽有人们私下传老刘的油好,但不曾在报纸电台做广告,知名度有限。二是老刘的油比别人贵。别人卖十块一斤的时候,老刘非十一块不卖。老百姓买货选便宜的,就是酒店、饭馆、宾馆,也控制成本,多是开张时用老刘的香油,等过了开张红火劲儿,就换成别家的香油。但到了年底,饭店、宾馆老板经理要搞联络时,绝对买老刘的油。传说一家宾馆的老板,年底去买老刘的油,老刘推说没了,不卖给他,原因是老刘嫌平时那人不用他的油。再者,本县做香油的摊主,都夸自家的油好,说起老刘的香油,会一撇嘴说:“那油不咋的!”

有人给老刘出主意:“老刘,要么在电视台打个广告吧!”

有人建议:“老刘,干脆到县城租个地方做香油吧!肯定比在村里挣钱多。”

老刘摇摇头:“小本经营够吃够喝算了,多了咱也做不出来。”

有人建议:“干脆雇几个人,多做油多挣钱,你当个甩手掌柜的。”

老刘不说话,不置可否。不表态就是不同意。

加工香油,主要工序有挑芝麻、淘洗芝麻、炒芝麻、磨芝麻酱、拌酿、晃油。挑优质芝麻固然重要,做油的关键工艺在炒芝麻和拌酿。芝麻炒嫩了油不香,炒老了也不好,出油少,还容易让油带煳味儿。拌酿,就是把磨出的芝麻酱加开水搅拌。拌酿要拿捏加水多少,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温,拿捏加水的温度,这决定了出油率的高低,也决定油香不香;气温不同,搅拌时间长短也不同,搅拌不匀,油里窝着汽包,瓢出的油容易变潮味儿。这两道工序,特别考验工匠的功夫。辈辈相传,老刘父子俩掌握其中的诀窍,不教外人。

为了与时俱进,老刘添加了些电力机械设备,算半机械半手工,淘芝麻还是纯手工,机器淘不净。磨芝麻,是电带两扇石磨,慢悠悠的。有人说换成电带铁磨不就快了?老刘解释,铁磨芝麻做的油就变味儿了。

光凭香油做得好没用,没权没势没大钱,老刘不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不过最近李沟村的人们流传老刘会测算。说是一次李沟村大脑袋的儿子娶媳妇请客,村民在席上聊到镇上得月楼酒家,说每到饭点,门前停车场挤得满满的,酒店大厅和包间都满满当当,这家酒店老板要发财。这时间老刘有点酒意,插了句:“红火不过半年!”反正闲聊,没人把老刘的话当回事儿。哪知不过半年,这家酒店竟然关门了。

难道老刘会卜算?人们私下议论。没听说老刘学过卜算,他哪来的这本事?有人问老刘了:“我说老刘,你跟诸葛亮还是跟刘伯温学的,算得这么准!”

老刘只是笑一笑不说话,那人就不好再问。他猜想那是老刘的隐私。

老刘会测算的名声传出去后,免不了有人找老刘。老刘只是歉意地笑笑说不会。

村里一户人家嫁姑娘请客,几个家伙提前商量好了,有意设局试探老刘,就默契地灌了他几杯。看火候正好,有人说:“哎,老刘,县城春风里饭店,食客爆满。恐怕你辛辛苦苦做香油一年挣的,还没有人家老板三天的收入吧?”

老刘撇撇嘴说:“哼!火不到半年!”

“镇上得月楼酒店换了老板,重新装修开张,仍然顾客寥寥,恐怕撑不了多久吧!”

老刘摇摇头:“错了。得月楼要火,老板肯定挣钱!”

“你敢肯定?”

“肯定!”

有人起哄:“老刘敢打赌吗?”

“打赌干什么?”

“不敢打赌,必须说给大伙,你怎么知道的?”

听到这个,老刘不再回答。再看老刘时,不知他是真醉了,还是假装,头一低,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半年后,果不出老刘所言,县城春风里酒店不景气转让了,镇上得月楼酒店火了。想去得月楼吃饭,总要提前一两天预订。当天没预订上的,大概率会得到前台美女服务员柔和客气地回复:“对不起先生,我们的餐位订满了。谢谢您的支持,欢迎下次提前预订!”

村民从老刘口中得不到答案,就变了方向,问老刘儿子,他爹怎么测算的。

老刘儿子三十多岁,很直爽,说:“这事简单。全县的香油,我家的最香,也最贵。不嫌贵肯用我家香油的,肯定米、面、菜、油等别的材料也真道。材料真道了,顾客肯定多肯定火。反过来,连香油都不舍得用我家的,别的材料舍得用好的?材料不真道,不关门才怪!”

“还有,用我家香油的饭店,根据用油量多少,我就能判断他生意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