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临空经济区(廊坊):数智织网 构筑宜居韧性新生态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01版:第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多元化的公园绿化体系为构建宜居宜业、活力共享的优美人居环境提供了生态支撑。 本报记者 贾珺 摄

在临空经济区(廊坊),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不少“新鲜事”:路灯能根据季节调节亮度,摄像头会抓拍车窗抛物,打个热线电话反映问题很快就有回音……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一场从硬件升级到治理转型的城市“智慧革命”。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在临空经济区(廊坊),一场以数智化为核心的城市治理变革正深入推进:3004台智慧照明设备按需调节明暗;临空经济区(廊坊)城市运营中心构建一屏统览观全域应用场景,建好“一块屏”、用活“一张网”……从基础设施的智能升级到治理模式的深刻转型,临空经济区(廊坊)以“智慧+韧性”的实践,生动诠释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的“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

智感赋能:让城市治理“耳聪目明”

“冬天天暗得早,路灯亮得及时;夏天天亮得早,关灯也更灵活。”家住临空大道附近的居民张玮说,家门口的路灯好像“有脑子”,亮得越来越合时宜。这背后是临空经济区(廊坊)的智慧照明平台在“当家”,按照符合道路实际情况的照明策略进行照明控制,并对灯光亮度进行调节,平均每日节约用电2540.84千瓦时,节电率约为24.7%,一年下来可不是笔小数目。

不光是路灯,街头的摄像头也越来越“能干”。今年上半年,临空经济区(廊坊)在临空大道等重要路口配备59台补盲监控设备,进一步完善“一个摄像头管全部”智慧化应用场景的设备支撑。上半年利用AI赋能,开发“一网统管”车窗抛物、垂钓告警、市容垃圾等3类“智能感知”算法,实现城市事件由“人工发现”向“智能感知”转变。

下雨天更能看出“智慧”的好处。今年,临空经济区(廊坊)对智慧防汛系统优化,根据《2025年廊坊临空经济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将防汛预案中排涝方案、排涝负责单位等关键信息进行统一更新,并将30个风险点位信息在智慧防汛系统地图上进行撒点展示,同时将防汛预案中防汛物资情况(包括应急抢险队伍、救援物资、救援队伍等)进行同步更新及撒点展示,对48路视频画面在线状态进行每日监测,提高防汛监测数据准确性。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