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招商引资带动下,固安县项目建设呈现出链式崛起态势,产业版图也随之扩容升级。
走进宏贤达科技集团的电商云仓,52台智能机器人正上演“智慧总动员”:料箱机器人灵活登梯取货,拣选机器人精准转运图书,自动叉车高效搬运货物,5000平方米的仓库宛如精密运转的“智慧大脑”。
“以前老仓库找货全靠人工跑腿,库存堆成山、爆仓是家常便饭。”电商部经理翟鹏辉笑着说,现在智能云仓采用立体叠加存储,存储量比传统模式增加3倍;人力从三四十人减到十人,发货准确率达100%,从客户下单到快递揽收全程仅需2小时,效率提升3倍。
科技赋能让传统产业重焕新生,固安“物流+图书”产业融合迸发蓬勃生机。目前,这里已吸引130余家上游出版社入驻,集聚38家印刷企业,图书仓储面积超过55万平方米,构建起覆盖图书生产、加工、存储、配送全环节的产业生态网络。
聚焦全市“一号工程”,固安县深入推进“物流+图书”“物流+商贸”“物流+农业”“物流+服装”“物流+智造”五条产业链融合发展,2025年新落地“物流+”项目12个,总投资6.28亿元。2025年上半年,现代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完成56.5亿元,同比增长11.1%,居全市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经济“压舱石”。
服务升温,企业点赞“固安速度”
走进中南高科固安京南科技智谷,标准化厂房里机器轰鸣。这个占地60亩、建筑面积6.06万平方米的产业园,交付之初就迎来42家企业“拎包入住”,其中1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瞪羚企业在这里扎根生长,实现“交付即满园”。紧随其后的二期航天电子信息产业园,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三大领域,与一期项目形成完美产业链互补。
如今,中南高科三期项目已成功签约,计划于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项目规模的持续扩大,彰显出企业对固安发展的坚定信心,更折射出区域产业吸引力的不断提升。
“固安区位优势显著,交通十分便利。更重要的是这里产业政策良好,‘拿地即开工’等改革举措大幅缩短审批时限,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更省心。”中南高科固安片区建设负责人郑龙秀表示。
“从提交申请到拿到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全程线上办,当天完成审批!”北京泰派斯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固安分公司总经理孙晋栋对固安行政审批时效赞不绝口。
这家深耕电磁兼容、电磁安全领域的企业,自2018年从北京迁至固安后便驶入发展快车道。从最初不足200平方米的小车间起步,如今已建成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成长为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走进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订单已排至9月,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3月,企业接到一笔电机类新产品订单,却因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未涵盖该品类犯了难。“当时特别着急,生怕错失这个打开新市场的机会。”孙晋栋回忆道,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企业在线上提交了经营范围变更申请。令他惊喜的是,固安县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立刻启动“帮办代办”服务,通过线上实时指导完善材料,当天就完成了审批流程,新营业执照顺利到手。
如今,这款新产品已成功进入供样阶段,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有这样高效的政务服务做后盾,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孙晋栋的话语中充满干劲。
这样的“固安速度”背后,是固安县以“走访解促”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的生动实践。
项目落地建设跑出“加速度”。固安县创新推行“信用+审批”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深化“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开工”“竣工即使用”三步走审批模式,全面实施“首席代办”全覆盖服务,通过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等方式,实现建设项目全周期审批时效提升60%,审批时限压缩至58个工作日,开工时间平均提前2个月。
助企惠企服务持续升温。通过深入开展“走访解促”,固安创新“四送到企”服务模式,精准破解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堵点痛点。截至目前,累计为企业解决人才用工、融资、市场等问题863个;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持续发挥作用,今年以来,已协调域内19家银行机构为291家企业注入“金融活水”57.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