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绿茵场上孩子们嬉戏玩耍,实现了休闲购物与健身运动的完美结合。
以业态融合提升服务品质
7月9日20时35分,京津冀首列观光列车——“星光·燕赵号”从北京站首发,载着200余位游客驶向承德。承德推出18个夜游新地标,为游客解锁夜间文旅新体验,成为京津冀“避暑游”的热门选择。
夜幕降临,坐落于承德双滦区的老商业街元宝街,俨然一个梦幻的艺术空间,大型灯光秀、夜游演艺、文创夜市等,让老街焕发新风采。身姿曼妙的“飞天”演员,在高空伴着鼓点飞舞,似在讲述千年古城的繁华;老街上闪现多个流动舞台,轮番上演戏曲节目,一招一式尽显承德特色。
承德市梵木罗汉山文创园内,“辣条喜剧”脱口秀用接地气的段子和互动式表演,点燃观众热情。工作人员介绍,文创园试运营期间,夜间客流量同比增长超40%,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近35%。
今年以来,我省将冰雪经济、演艺经济、康养旅居等作为新增长点,进一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契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高流量业态场景,以游客的个性化、品质化需求牵引旅游服务持续完善,以多元供给激发消费潜力和市场活力。
7月23日,位于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迎来开城两周年。上午10时,早早就来排队的游客涌入城中。沉浸式观演是这里的亮点之一。两年共730天无间断运营的戏剧幻城,已累计让超200万名游客走进剧场,上演了2.1万场沉浸式演出。今年暑期客流量比平时增长了60%左右,游客停留时间显著延长,其中京津冀游客占比超过60%。
在“避暑游”热门目的地张家口,有着600余年历史的万全右卫城为游客带来穿越式体验。全新升级的古城,白天有实景剧与巡游,晚上有光影演出。伴着美食长街的烟火蒸腾、汉服妆造的古风变装、非遗文创的手作市集,沉浸式旅游给人们带来消费新体验。
以环境优化夯实发展根基
7月22日一早,在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里,滴答滴运动工场的顾客已排起长队,古钢琴博物馆的施工人员正在墙上挂招牌,九工拾集的各个摊位开始准备食材,迎接中午的顾客……
“织音1953”是依托石家庄棉一、棉二纺织厂工业遗址打造的复合型文旅园区,集演艺、美食、运动等于一体。园区自今年5月向游客开放以来,滴答滴运动工场华北首店、九工拾集全国首店、秦川音乐华北旗舰店已陆续开门迎客。目前已入驻全国和区域性首店、旗舰店累计130余家,举办近百场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超80万人次。
今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城市商贸设施升级,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丰富文化活动,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截至6月底,全省共有商业步行街37个。其中,国家级示范街1个、省级示范街12个、省级试点24个。
6月5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石家庄市入围首批试点城市。该市将现代商贸物流列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持续发力推进零售业创新升级。全市在新建和提升改造30余条特色商业街区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特色商圈、智慧商圈建设,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
作为“全国示范步行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石家庄市湾里庙步行街走出了一条由传统批发市场向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转型的蝶变之路。截至目前,全街区共有独立门店315家、商城18个,其中首店、旗舰店39家。2024年,该街区整体销售额达147.48亿元,客流量突破1.07亿人次,成为文化消费聚集区、省会热门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