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古装美拍跟狂炫“保定冰柿”+驴火毫不违和;在石家庄工业遗址公园、织音等“城市新秀场”中,倾听“工业锈带”蝶变的沸腾声响;在张家口崇礼,跟着赛事游河北、体验“凉夏”的动感……花样繁多的高品质文旅项目,让更多的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从“河北游”,到“河北购”,再到“河北留”,一幅以文化为底色、创新为笔触,热力蒸腾的燕赵文旅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文旅新业态新模式
链接百姓新生活
“我的是透雕双龙白玉璧”“我的是铜朱雀衔环杯”“我终于把长信宫灯招呼出来了”……7月8日上午,“共鸣·河博幻象:数字艺术快闪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在动作捕捉互动装置前,游客们玩得不亦乐乎,平伸手臂、头顶比心、两手高下错开斜伸,只要随机摆出姿势,屏幕上就会聚拢出一个与之形态相近的文物。
“此次展览策划了有半年时间,运用了动作捕捉、激光感应、投影融合、AI生成等一系列手段,是河北博物院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的一种全新尝试。”策展人张植蕙说。
北京雷锋小学二年级学生程若颐连玩了三个互动项目,特别开心。她爸爸告诉记者:“我们是一早专门坐高铁来探展的,能用这么轻松的方式让孩子跟文物交朋友,不虚此行。”
我省文博单位和文物部门搭建藏品管理、数字化保护、预防性保护管理平台,不断提升文物数字化采集管理和展示利用水平,链接文物与大众的文化旅游生活。
同样新起来、潮起来的还有非遗老手艺。7月6日晚,张家口市蔚县暖泉古镇人流如织,一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打树花演出正在进行中。只见表演者胳膊奋力一扬,一千多摄氏度的铁水在夜空中炸裂出万朵金花,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叫好声。
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积极打造“非遗+旅游”的融合新场景。研究制定十多份非遗保护方面政策文件,完善名录管理体系,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审核评估和退出机制,连续开展传承人数字化记录工作……非遗保护的蓬勃开展,让这些“老手艺”焕发出灿烂的时代光辉。
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蔚县剪纸大会、运河鼓书大会、“雄安非遗大会”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全方位展现了燕赵非遗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也引来了更多年轻人参观、学习、传承。
“我们积极组织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供需对接会,策划推出多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形成‘跟着非遗游河北’的文旅新模式。”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探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努力实现双向赋能、互促共赢。
小切口政策
引发文旅市场大反响
7月5日,承德金山岭长城旅行社的大巴平稳行驶在从北京到金山岭的高速上,满车欢声笑语。
“我们主要做北京游客的地接,现在往返一次就能节约二百多元的高速费。光今年上半年这条线路就输送了4000多名游客。”在导游郇亚楠的介绍中,周末和节假日免高速费政策,让他们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引客来”的底气更足了。
这项小切口政策,引发市场大反响。据统计,河北首创的旅游包车周末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政策,自2023年3月31日实施至今年7月底,全省高速公路旅游包车免费通行累计264.99万辆次,累计免收车辆通行费40259.85万元。
“就我这张票,能去北京、天津、河北的203家热门景区,票面总值近万元,你们猜猜到手价多少?”在大家一番猜测后,旅游博主露露公布答案:“我只花了298元!”让她特稀罕的这张票是6月底刚发售的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我和朋友这个周末玩了河北天津三个景点,光门票比原来就省了四百多元。”
最让天津游客孙晓悦开心的是这次来石家庄玩得一身轻松:“本来我打算先放行李再去龙泉古镇,结果一下火车看到了旅游服务中心的‘轻松游河北’行李寄递服务,大包小裹都让快递小哥拿走,我们甩着手直接去玩了,省时省力,心情大好。”
当下,河北扎实开展旅游景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各项利民惠民的文旅政策正悄然释放温暖力量,“解放双手”、无忧畅游的贴心体验,重新定义着旅途的轻松与惬意。“轻松游河北”行李寄递服务今年5月1日试运行以来,我省所有设区市(含雄安新区)已与河北顺丰速运等快递公司合作开通此项服务,覆盖机场、火车站等重点交通枢纽20座、住宿企业729家,游客通过手机即可便捷下单,实现“人到行李到”的无缝衔接;“乐游京津冀一码通”平台高效整合三地吃住行游购娱资源,目前已有2700余家商户入驻,上线2年达成交易2.5万笔,浏览量超2400万人次,真是一卡在手,说走就走;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掀起文旅消费新热潮……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看见河北,感受河北,讲述河北。从近处的精彩,到远方的诗意,期待更多双向奔赴的文旅故事在燕赵大地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