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安次区落垡镇东张务村南的大片稻田里,水稻长势正旺。“今年我们整理了村街的30亩撂荒地,试种水稻。如果成功,这是我们村又一个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进入8月,东张务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建每天早晨都要到田里转一圈,看看水稻的长势。
东张务村位于廊坊市东南部,毗邻龙河湿地,拥有充足的水资源和高地下水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东张务村的年轻劳动力大量输出,大部分村民存在农忙季节在外务工和回家种地难以兼顾的困难。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挨户调研、问计于民,在摸清土地状况和农户意愿的基础上,以村集体为主体、村民土地入股的方式,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土地托管所。
“2019年开始,我们通过土地托管帮助农户管理耕地,农民以土地入股,签订土地托管协议,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的前提下,发展集约化种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王洪建说,土地托管后,合作社统一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统一实行大型机械耕种,统一开展田间管理,成本降低了20%,粮食增收超过20%,综合收益增加约45%,每亩地年增收800余元。
托管土地以前每年只种植一季,现在变为一年两熟,提高了村街整体粮食产量。东张务村近700户村民先后签订土地托管协议,4000余亩土地化零为整纳入土地托管范围。
有了钱,村里就为村民谋福利。利用集体收益为村街60岁以上村民发放新春红包。一开始,村街集体收益不多,就给大家少发点。后来经过连年积累,给大家分的钱越来越多,村民们也很高兴。2020年前后,新春红包达到每人1000元。
除了发放新春红包,村街还把关爱老年人作为一项长期惠民福利。比如,逢年过节举办茶话会、发放过节礼品,让老人们聚在一起,拉家常、叙情谊,从而了解老人对村街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他们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王洪建介绍,这几年,村里通过发展集体经济修了路,打造了观赏荷塘,建设了村街公园,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我们村有5000多亩耕地,因为紧邻龙河湿地,农田低洼,其中多盐碱的地占到了1000亩,村民种粮几乎收不回成本。”王洪建回忆,受困于此,如何因地制宜盘活土地,带动村民增收,一直困扰着村“两委”班子。
2022年底,通过前往保定望都、湖北洪湖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东张务村“两委”决定改造撂荒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浅水莲藕种植。王洪建说:“莲藕不同于其他农作物,多盐碱的土地反而是绝佳的生长沃土,种出来的藕淀粉含量高,口感更脆甜。”
2023年春天,东张务村统一修整改造出600多亩撂荒地,并以每亩地1300元的价格引入种植大户。他们还从湖北引进鄂莲六号、花旗莲、大地红等多个高产、耐盐碱的食用莲藕品种。
随着莲藕种植的兴起,东张务村的闲置土地逐渐焕发生机。今年春天,村里又开辟了30亩土地试种水稻。王洪建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闲置土地的利用效率,让这些曾经贫瘠的土地真正成为村民们增收的“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