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河北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日期:08-12
字号:
版面:第A01版:第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干活不出远门,家门口挣钱,钱包鼓了,家也顾了,一举两得。”正定县塔元庄村村民唐秀英笑逐颜开。

“村子越变越美,生活也更加舒心,好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张北县德胜村村民崔有宝满脸笑意。

燕赵大地上,一幕幕和美幸福的场景,汇聚成乡村全面振兴稳步推进的壮美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河北是京畿要地、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个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成为乡亲们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乡村产业鼓起村民“钱袋子”

太行山深处,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几个大字分外显眼,在村外的山坳里,香菇大棚鳞次栉比。

8月4日,菇农薛永军忙着给香菇大棚通风,查看香菇长势。

“第一茬香菇已经采完,再过几天,第二茬就可以出菇了。”说起种香菇,薛永军算是行家里手。今年他种植了4个香菇大棚,香菇产量可观。

小香菇撑起了致富伞。顾家台村优质的空气、纯净的山泉,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很适合香菇种植。

“香菇品质好,一直供不应求,平均每棚年利润3万元左右。”薛永军说,专家现场指导、技术推动,加上阜平县打造区域品牌“老乡菇”,他种植的小香菇走出了深山,走进了石家庄、北京、广州等地的大超市。

村里有产业,村民有事干。脱贫后的顾家台村没有松劲儿,在旅游、林果、食用菌、箱包加工四大富民产业基础上,又打造了油牡丹种植基地、露营基地等项目,促进村民持续增收致富。

腰包鼓不鼓,农民很关注。顾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顾锦成说,2024年顾家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85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20多倍。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河北将脱贫地区产业纳入全省乡村产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一体推进,实施蔬菜、中药材、奶业、精品肉类、中央厨房五大千亿级产业工程,带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是远近闻名的富岗苹果种植地。苹果产业的发展,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标准化种植,绿色有机,苹果增产又增收。”岗底村村民刘海燕说,她严格按照“128道工序”进行种植管理,苹果产量高,果品质量好,一直供不应求。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河北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扩大“河北净菜”在京津市场份额。富岗苹果、保定冰柿、鸡泽辣椒……越来越多的“土特产”火爆出圈,扎扎实实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

办好农民身边的“关键小事”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好的村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夏日时节,行走在卢龙县蛤泊镇青龙河村,水泥路宽阔平坦,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绿树中掩映着红瓦平房。

看着不断变美的村庄,青龙河村的村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住着舒心。”村民郭新民说,村里由于地势较低,过去的土路特别不好走,尤其是一下雨,泥泞的道路让出行非常不便,现在一出家门就是硬化路,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脚下踩泥了。

硬化的是道路,通达的是民心。青龙河村2300多米的道路全部实现硬化,修建了排水边沟,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

(下转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