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优势,环保绩效创A是抓手。
河北实现在产钢铁企业全面创A,为全省工业减排贡献12%以上。以钢铁行业为引领,重点行业创A有力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省环保绩效A级企业总数达到144家,带动钢铁大省“绿色突围”。
锚定“双碳”目标,河北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绿”正厚植燕赵大地。
“稳稳的绿电”点亮转型的灯——
截至5月23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发电量突破百亿千瓦时。这个世界最大“超级充电宝”,一次蓄满可储存新能源电量近4000万千瓦时,双向电力调节能力达720万千瓦,大幅提升绿电消纳能力。
推进新型能源强省建设,我省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科学发展抽水蓄能,实施新型储能、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项目,打造氢能全产业链,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融合发展。1至6月,全省新增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1528.5万千瓦。
车水马龙间涌起绿色低碳潮——
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我省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80%以上接入铁路专用线。加大低碳交通工具推广力度,全省新能源重型货车保有量超3.7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到崇礼度“凉夏”!
7月5日,2025(第五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在崇礼富龙四季小镇火热开启。135场充满激情、时尚多彩的赛事活动,一直持续至10月,雪国崇礼成了户外天堂。
冰天雪地的季节转换,文旅消费的商机无限。崇礼冬季雪道摇身一变,成了夏季山地运动公园。如今崇礼赛事、会展、研学、旅游全面发力,去年夏季游客数量首次超冬季。
深入推进首都“两区”建设,张家口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成为体育赛事聚集带、户外运动目的地和融合发展示范区。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我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好山好水成为“有价之宝”。良好生态,正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向美而行,文旅活力在青山绿水间涌动。
“5年前,我们这里还是一个空心村,抗大路给村里带来了新机遇,引来了投资商。”邢台市信都区前禅房村党支部书记李纪成说,2019年,村里与北京“云清清”公司合作打造康养民宿,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
百姓身边的“绿”变成了口袋中的“金”。抗大路串起沿途38个村,也将山里景区串珠成链,成为旅游路、富民路。
点绿成金,好风景里“长”出绿色产业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算力中心服务商分析报告(2024年)》显示,秦淮数据综合指数入选“强势领跑”第一梯队,绿色低碳指数位居行业第一。
“第一的背后,有着怀来气候的助力。”在秦淮数据设施运维一部负责人韩宝良看来,在这里,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全年大部分时间自然冷却。丰富的风能与太阳能,还为大数据产业提供充足的绿色能源供应。
好生态孕育发展新动能。目前,张家口已建成和投运数据中心项目48个,算力规模超过3万P,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美起来的河北,生态“高颜值”正变成经济“高价值”。
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1.3%,其中接待京津游客人次占比15.2%。“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