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的三河,泃河水位持续上涨,防汛攻坚战骤然打响。在泃阳西街道信合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洪菊拖着高烧的身体,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为3434名居民筑起“生命防线”。
信合社区属沿河社区之一,下辖12个小区,防汛压力大。一次大雨中,为堵住昌盛院排水口,防止雨水倒灌,刘洪菊带头冒雨搬沙袋,雨水汗水浸透衣衫,当晚便发起高烧。但她揣着退烧药,第二天依旧准时出现在岗位上。
7月28日转移通知下达,烧得脸颊发红的刘洪菊眼神坚定:“平房区老人行动不便,必须挨家盯!”她凑到幸福院15户高龄老人耳边一遍遍讲解安置政策,联系救护车护送卧床老人,直到所有人安全转移。
转战昌盛院,43户居民租户多、情况杂。面对犹豫拒绝,她找到房东电话逐户联系,守在门口等晚归租户;对担心安置条件的居民,她拍胸脯保证:“生活保障没问题,有事找我刘洪菊!”有人等家人,她就在楼下计时催促,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转移进度。
汽车站家属楼的何阿姨抱着孙子不肯走,刘洪菊搬来小马扎守在门口算安全账:“孩子小,水涨上来太危险!安置点有床有被,缺啥我送!”三趟劝说后,何阿姨终被她熬红的眼睛打动,抱着孩子上了转移车。
两天一夜里,她站在雨里协调车辆,扶老人上下转移车,趴在临时桌上核对数据。同事劝她吃饭,她总说:“等最后一户走了再吃。”当最后一名居民上车,她扶着墙喘气时,才察觉两天未眠的疲惫和空腹的眩晕。
洪峰退去,昌盛院居民送来锦旗,“洪水无情人有情,防汛救灾显担当”14个金字格外耀眼。看着居民的笑容,刘洪菊眼角带着疲惫却眼神明亮:“我是党员,早把居民当亲人,他们信任我,就不能让他们失望。”
这场防汛战中,刘洪菊用带病身躯扛起责任,以耐心化解顾虑。这位雨幕中的“逆行者”,正是基层党员的缩影: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用赤诚守护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