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锯可断木,滴水能穿石。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要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不仅要处理违纪者本人,还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南宋学者罗大经有一部笔记小说《鹤林玉露》,此书中出现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说法。“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都不是宋代才有的说法,但在《鹤林玉露》中首度结合在一起。西汉辞赋家枚乘曾经写道“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说的是泰山上的小溪流年深日久足以击穿石头,单薄的井绳年深日久足以将井栏磨断,实与“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意思相同。
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没有锲而不舍的量变,就绝不可能有水滴石穿的质变。久久为功,贵在坚持,考验着历史耐心、战略定力,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工作方法论。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改作风,任何一项事业,认准目标、持之以恒,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个脚印走,就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十多年来,从抓月饼、贺年卡、明信片等小事小节,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再到整治“文山会海”“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保持严的基调不动摇,管出了习惯、抓出了成效。中央八项规定历史性地改变中国,已经成为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考卷常出常新。今日之中国,正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接下来的路,更远、更难、更艰辛。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终将滴水穿石,终会化风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