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全力提速用地报批。我省积极推行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鼓励实施弹性年期出让等灵活供地方式,精准配置土地要素。今年上半年,全省以“标准地”出让方式供应土地3万余亩。
“目前订单及时交付,‘特色产业贷’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近日,在省委金融办组织的银企对接会上,辛集市松帅皮革有限公司获得银行授信1000万元的“特色产业贷”,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增强企业稳定性。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拦路虎”。自2023年以来,我省开展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创建,让政府当“中介”,实现企业融资“开正门”,打通了企业“首贷难”“续贷慢”和银行“获客难”等关键环节,让企业融资渠道更畅通。截至6月底,全省共设立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93家,为企业办理信贷业务融资余额超1800亿元。
优化政务服务,服务“小窗口”也是改革“突破口”
“到一个窗口,交一次材料,就为公司同时办理了多项审批事项,高效给力。”5月30日,唐山市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唐山金瑞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经理戴玮顺利办理了企业变更业务后,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连声称赞。
“以前办理这个业务,得往税务、人社等不同部门跑,提交多次材料,花费很长时间。”戴玮说,现在所有事项都汇集到一个窗口办理,给企业和群众带来了极大便利。
服务“小窗口”,改革“突破口”。去年以来,河北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理念转变、流程重塑、部门协同,实现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切实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
截至目前,国家部署的2024年度两批共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已全部落地实施,累计服务企业和群众超58.8万人次。2025年度第一批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正稳步推进,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致力于将河北打造成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营商环境最优的投资创业首选地、必选地,今年河北打通了省市两级政务电子印章平台。目前,电子印章在企业开户、企业变更等业务场景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接诉即办,深入推进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
将食指和中指贴在嘴边,翻转一下……近日,廊坊市12345热线手语话务员左丽平接听视频电话后,听障人士付女士用手语急切地请求翻译帮助。付女士感觉眼睛不舒服,于是来医院做检查。门诊室里,通过左丽平的翻译,付女士与医生实现无障碍交流,顺利完成了检查。
在推出“无障碍”手语服务的基础上,今年河北在省12345热线系统创新上线了电话端“视频通话”手语服务功能,使听障人士提交诉求更直接更便捷。
聚焦听民声、解民忧,河北不断强化12345热线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河北12345”微信小程序增加“地市直通车”入口,系统根据诉求人当前位置,自动推荐其所在地市热线服务二维码,实现“一键直达”。省12345热线平台与省邮政业申诉服务平台完成数据对接,实现热线“一线应答”,邮政“一网办理”。
今年上半年,全省12345热线共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988.9万件,同比增加15.3%,接通率稳定在99%以上。
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经营主体添活力。河北将继续从小切口入手,突破营商环境瓶颈制约,将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