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麦香 刘文斌 摄
水稻
一粒稻子站在汉字的高处
在“五谷”的笔画里
在七千年的陶罐纹样里
在母亲弯腰时
在垂落的汗滴里
粮——娘——
这相似的发音
连着大地最初的韵脚
从河姆渡到恒河平原
从热带季风到尼罗河的沙洲
那个在田埂上行走的老人
用一株野稗的倔强
喂饱了所有饥渴的黎明
他走的那天
所有稻穗都低垂下头
替大地,行一场古老的谢礼
如今,你是穿行世界的魔术师
在云南的晨雾里变成米线
在潮汕的夜市中化作肠粉
在京都的木桌上叠成寿司
我的胃装得下南北的风
却始终装不下
一粒稻子对土地的深情
大豆
祖父的锄头与烟锅之间
总卡着一粒大豆
像一句未说出的方言
当胆水滴落的黄昏
它突然松开紧咬的壳
滑进猪槽的瞬间
比落日更匆忙
后来它卡住猪的喉咙
卡在饲料厂的传送带上
北美洲的风穿过海关
转基因的幽灵在土壤里游荡
玉米高耸,像一道栅栏
而我站在餐桌前
咀嚼着未解的疑问
如今它终于松开了牙关
在东北的黑土里,在成都的田埂上
和玉米并肩晒太阳
风过时
它们的叶子沙沙响:
“我们都是土地的孩子。”
玉米
本该在春天抽穗扬花
可倒春寒比贫困更早抵达
父亲用米粒、羹汤和星光
换回小妹奄奄一息的夜晚
作为杂粮
您总被麦浪挤到田埂边
面黄肌瘦,却咬着牙
把每一滴雨水都攒成力气
风雨过后,你蹿得比谁都高
绿得晃眼
像一杆绿色的旗
如今我站在粮油基地里
金黄的玉米垛向我点头
收割机轰隆走过
月亮还挂在老槐树上
像当年父亲的烟袋
小麦
麦浪不是浪
是三十年前的月光
我和母亲,凌晨五点开始割麦
从过路田割到屋脊地、桥桥田
月亮提着灯笼,替我们照路
风掠过麦尖,挂住
无数个小小的月亮
夕阳下山,我睡在麦垛上
母亲坐在田埂上
我们的影子叠在一起
像两株成熟的麦子
前几天回村
连片的麦田翻涌着金浪
两台收割机开过
月亮还蹲在麦垛后
像一位拾麦穗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