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颖劼 通讯员 刘琨 夏瑞楠)为深化遥感专业认知,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锤炼团队协作能力,弘扬航天精神,近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航天强国实践团以“触摸宇宙脉搏,传承航天精神”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〇二研究所。成员们走进星敏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车间,近距离学习航天器控制技术,并与专家围绕遥感技术与航天器融合应用展开热烈讨论。研究所严谨创新的工作氛围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螺丝钉”精神的重要性。
在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何建军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公司从“北京一号”到“北京三号”卫星的商业化征程,以及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监测、生态环境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数据展示区内,何建军深入讲解数据接收、处理及分发的全过程,同学们通过北京三号卫星“飞跃”全球,领略从三峡风光到迪拜城市景观的高清遥感影像,在俯瞰地球地貌的同时,理解遥感技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赋能价值。平台强大的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卫星遥感技术在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团队成员还在中国航天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航天之旅。从东方红一号模型到嫦娥月壤样本,从长征火箭家族到“航天与生活”展区,实践团成员们系统学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而留言墙上“航天梦,中国梦”的真挚感言,则道出了青年一代的航天情怀。
在廊坊市圆观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李彤展示了“安次区大气污染数字化智能调度平台”通过遥感数据精准定位污染源、模拟扩散路径,彰显科技治污的效能。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航天遥感不仅是“仰望星空”的探索,更是“脚踏实地”的守护。
此次活动以实地调研、技术交流、科普学习为主线,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展现了遥感学子投身航天强国建设的青春担当。未来,他们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以航天精神为指引,在专业领域深耕不辍,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