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欢 通讯员 张超)盛夏时节,安次区北史家务镇祖各庄村的2万平方米向日葵花田进入盛花期。游客徜徉花海,驻足拍照、嬉笑玩耍,享受着休闲时光。昔日闲置的土地,如今变身网红打卡地,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
这片生机盎然的花田,过去曾是荒草丛生的建筑垃圾场。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今年年初,祖各庄村党支部牵头,通过土地流转,清运建筑垃圾、实施土壤改良等方式,依托龙河生态修复工程,创新开发“菜园+文旅”融合项目,推出新型城市农业模式,探索建立起龙河壹号共享农场,吸引附近居民认领种植,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村街立足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在菜园内开辟休闲步道,规划休息区,提供拍照打卡、漫步田园等游玩体验。同时精心打造了向日葵花海景点,向市民免费开放。
据了解,向日葵花于7月1日左右开放后,盛花期持续了15天至20天。为提升游览体验,村街在花田中间设置观景台,配备了星光帐篷、公共卫生间等便民设施。
“共享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市场化运作,激活城乡资源要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祖各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文涛说,村里整合了闲置土地资源,通过认养制、租赁制等多种模式,让城市居民圆了“田园梦”。同时也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能通过代耕代种、技术咨询等服务增加劳务收入。
为了有效推广农场的品牌,祖各庄村还运用线上线下多渠道策略,深入挖掘村庄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旨在打造一个引人入胜的共享农场品牌。同时,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以及旅游网站等渠道,广泛传播农场的美丽风光、优质的农产品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预告,以扩大农场的知名度。
“这里离城区近,一到周末,我们就带着孩子来体验农耕文化。不仅让他们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还让孩子在游玩中亲近自然,是个寓教于乐的好地方。”自从共享农场建好后,市民刘丽就经常带着一家老小前来游玩。
如今,在祖各庄村共享农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庄稼的绿、果实的红,更有村民和游客脸上幸福的笑容。“共享农场”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土地,更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幸福乐章,为当地百姓种出了“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