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5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夏粮喜获丰收,“三个增长”从何而来

日期:07-24
字号:
版面:第A01版:第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

夏粮,今年再次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

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省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夏粮播种面积2286.4千公顷,增长0.4%;亩产446.4公斤,增长0.7%;总产量1530.9万吨,增长1.2%。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任务,“三个增长”从何而来?

河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郭进考认为,我省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人“四新”融合发力,有力支撑了粮食单产提升,夏粮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作用大了

亩产869.93公斤,河北小麦亩产历史新高在望都县南张庄村诞生;黄骅市旧城镇千亩旱碱麦示范方亩产达597.89公斤,创下盐碱地小麦亩产新纪录……今年麦收时节,沿着收割线,从南到北,小麦增产捷报频传。

抓起一把金灿灿的麦粒,辛集市马兰农场负责人武金燚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我们种的‘马兰1号’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不错,良种带来了好收成。”武金燚说,小麦要高产,离不开种子的核心力量。

多产粮、产好粮,种子是关键。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小麦种子,成为夏粮丰收的关键“密码”。

作为传统小麦种植大省,河北培育出“马兰1号”“衡麦30”等节水高产小麦品种,以及“冀麦U68”“藁优5766”等一批品质性状优良、适应性强的强筋小麦品种,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一粒种,千钧重。郭进考认为,不同用途的小麦品种迭代升级,为确保河北夏粮丰收,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育良种选良法,粮食增产有方向。钱永军是正定县厢同村的种粮大户,今年种植了300多亩小麦。在他看来,小麦能有个好收成,科技保障功不可没。

“我这块地采用水肥一体化,分阶段按需施肥、精准调控,实现了节水增粮。”钱永军说,过去大水漫灌,水往哪去、肥往哪聚,导致营养不均、长势不一,影响产量。如今采用的是深埋滴灌,水、肥直接“喂”到小麦根系,营养均衡、长势齐整,一亩地能多打不少粮食。

“有肥无水望天哭,有水无肥一半谷”,水肥科学运筹对小麦增产的作用一次次凸显,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巧施肥水,有效实现了增穗数、提粒重。

良法,让粮食增产潜力不断释放。我省在12个小麦整建制推进县、39个小麦“亩产跨千斤”示范县,推广精准种植管控、水肥调控、绿色防控“三个精准”技术模式,着力提升单产水平,为夺取夏粮丰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良田,底气足了

7月22日,回顾今年的麦收季,涿州市歆农家庭农场负责人董红岩很满意,他种植的2000亩小麦,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小麦收成不错,多亏了高标准农田。”董红岩说。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