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为底蕴 带动廊坊文旅跑出新姿态
日期:07-23
“文化润廊”旨在以文化引领思想,用文化浸润民心,让文化赋能城市发展。阅读是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提升人民思想文化境界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文化润廊”行动可通过打造“阅读+”新模式,以充满活力的步伐带动城市文旅跑出新姿态。
打造特色阅读空间,构建“书香城市”文旅地标
打造特色阅读空间是激活城市文化基因、提升文旅品质的新路径。让阅读空间变成“磁场”,“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在空间布景中大量展示《红楼梦》原文,让游客在原著与现实中穿行,就是成功的实践。即使走出“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游客们也会禁不住驻足文创区,重读《红楼梦》。
通过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社会机构进行管理并提供服务的融合模式,廊坊可以打造高颜值城市书房,与周边资源形成跨界联动,形成“阅读+”模式。全市的新型文化空间,如果适当融合阅读、文创、轻食等功能,便可成为人们放松休闲的首选地。
以书元素为媒介,设计沉浸式文旅活动
研学旅行以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可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位于永清经开区的京联集团,研学者可体验一本书从排版、制版、印刷到折页、胶订、包装,并通过快递发往各地的全过程;在其馆配图书联合现采基地,人们走在五万平方米的仓库里,犹如在十几万种图书构成的书海中畅游。
图书馆类公共文化场所应充分结合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打造多元化文旅融合服务,与社会机构多方合作,利用馆藏优势以文塑旅,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政策支持、社群共建,保障可持续发展
文化和旅游业的双重属性要求文旅融合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旅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在优化规划布局、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发展模式。
完善政府的规划指引机制,县级以上政府应将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事项纳入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方向性指引。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应由地方文旅主管部门统一指导,明确文旅融合分工合作相关社会机构责、权、利,并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政府应保障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入场,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目前,廊坊已建成十多个公共图书馆、百余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三千余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但对于五百多万廊坊人而言,这些文化设施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永清 “润心书屋”、固安“大槐树书屋”等私人公益图书馆从2016年成立至今近10年,已成为附近居民的“精神加油站”;“上书房”等民营书店提供免费阅读座位并售卖折扣图书,以优雅的环境受到周边读者的喜爱……这些都是阅读空间的有益补充。我们要继续深化书香城市建设,不断优化特色阅读空间布局,推进阅读文化和旅游跨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