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6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以“红”铸魂 让红色基因永续

日期:07-23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指示,廊坊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这既是赓续红色传统的生动实践,又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系统谋划,强化政策、资金、人才保障

《廊坊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廊坊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等相继出台,红色文化发展促进会成立,“老班长红色宣讲团”助力,为廊坊市红色文化发展提供了框架基础。

为促进廊坊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进一步出台专项发展规划,整合文旅、宣传、党史、教育、财政、规划等部门力量,形成合作机制,构建起“保护——传承——创新——反哺”的政策闭环。要整合财政资源,设立专项基金,探索多元投入机制,设立社会资本引导机制,通过减免税收、用地优惠等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同时,不断发挥政府、高校、民间等各方力量,探索构建“青苗+骨干+专家”的三级人才培养链条,让廊坊红色文化从“薪火相传”迈向“星火燎原”。

守正创新,丰富保护、利用、转化新方式

2024年,廊坊市委党史研究室牵头完成了全市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的普查工作,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梳理,编纂了《廊坊市烈士英名志》,收录了8833名烈士信息,并开展“寻访英烈足迹”专项调研行动,补充了魏大光、黄诚、陈然等9位烈士的详细事迹,为我们全面掌握廊坊红色文化资源状况奠定了基础。

要进一步强化数据普查、等级认定、编辑整理等工作,对我市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性挖掘,不断搜集、整理,运用文字、影像、数字化方式进行记录,打造网上红色文化史料馆,持续夯实廊坊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同时,坚持创新,将红色文化融入旅游休闲、影视制作、文学艺术、音像制作、策划展览等多领域,研究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纪念品、红色生活用品、红色学习办公用品、红色工艺美术品等红色文创产品,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可展示、可体验的红色文化产品。要在“红色+”产业链上下功夫,深化“红色+科技”“红色+绿色+教育+党建+旅游”的发展模式,实现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多措并举,探索研究、宣教、引导新路径

近年来,廊坊系统推进红色文化挖掘研究工作,常态化开展“六进”宣讲活动,积极探索通过面塑、皮影、贴画、核雕等非遗技艺,歌曲、书画、戏曲等艺术手段,进行创造性表达,为廊坊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后,还需进一步发挥好红色文化发展促进会、高校、党校等研究阵地作用,不断深挖廊坊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与时代内涵,走高层次、内涵式发展之路。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和数字技术,创新廊坊红色文化宣传推广形式,创建线上传播矩阵,打造廊坊红色文化宣教新高地。要构建全域红色叙事新生态,孵化本土创作力量,设立“红色故事创投基金”,扶持开发廊坊红色主题故事,进行社交化传播,让红色故事成为可参与、可分享、可延续的廊坊红色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