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8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黄土岭炮声远去 冲锋号仍在回响

日期:07-15
字号:
版面:第A02版:第二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第一版)

“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朝日新闻》的哀鸣震动日本朝野。雁宿崖、黄土岭两战,八路军共歼敌1500余人,缴获颇丰。

穿过80余载时光,这把当年八路军用过的冲锋号,依然保留着那场胜利之战的深刻印记,也见证着在同侵略者殊死搏斗的血火淬炼中,彰显出的“愿拼热血卫吾华”的伟大精神。

如今,虽然枪炮声已经远去,但那嘹亮的冲锋号声还一直在黄土岭村民心中回响,鼓舞着人们不断奋进、勇敢向前。

“我们也是靠着这股子冲劲,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陈成回忆,以前村里很穷,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黄土岭适合种梨,但过去,收获的梨想卖到山外却困难重重。“村民背上100来斤梨,翻山越岭走3小时才到县城,来回得折腾一整天!”他说。

爬上黄土岭战斗遗址东北侧的山坡,可以看到一大片梯田。“这是黄土岭村近年启动的绿色有机苹果种植项目。”陈成说,现在不一样了,2018年荣乌高速黄土岭段修通后,村里发展起林果产业,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现在讲究科学种植,种苹果树也有大学问,门道多着哩!”陈成介绍,村里与河北神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1300亩山地,栽下18000余株苹果树。去年,初挂果的果树产果约3.5吨,今年预计产量将跃升至20吨。

“如今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陈成带领村民开辟兴村富民新路径,发展高山种植、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每当遇到难题,我就会想起那把冲锋号,总能从英勇战斗的八路军身上获得勇气。”陈成说。

山下,农家乐炊烟袅袅。柴火灶上铁勺翻飞,山野时蔬香气四溢。“尝尝凉拌木兰芽,老味道呐!”本村服务员的乡音亲切悦耳。

这个农家乐不仅是游客歇脚打尖的“驿站”,更盘活了本村资源。村民不但通过土地流转每年每亩收益2000元,还能就地转化为厨师、配菜员、服务员增加收入。

黄土岭村东的山腰上,雁宿崖黄土岭战役胜利纪念碑巍然矗立。俯瞰山下,荣乌高速上,车辆川流不息。

陈成把目光投向远处,谈起黄土岭村的未来发展:“旅游设施应该再完备一些,游客下了高速,看黄土岭战斗纪念展室,访阿部规秀被击毙的小院,再到果园采摘、农家乐吃饭……”

在这个小山村,一曲激越的乡村振兴乐章正在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