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廊坊师范学院非遗博物馆参观、学习。(资料片)
看千年文化流转 寻非遗传承密码
光线在景泰蓝瓶身上流转,折射出宝石般的光芒;花丝镶嵌工艺品上,叶片上的银丝直径仅有0.10毫米;第什里风筝悬于空中,似乎随时会乘风飞向天际……7月5日,当记者走进廊坊师范学院非遗博物馆时,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传统韵味与民间智慧的宝库。
“置身其中,参观者能感受到非遗穿越千年的文化之美。”廊坊师范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非遗博物馆馆长赵文华这样描述建馆的初衷。这座于2018年10月建成开放的非遗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廊坊市域内非遗艺术品、非遗技艺,其中有130余件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精品。
步入1000平方米的展馆,一幅流动的非遗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在“百戏街”,一面京东大鼓的书鼓上摆放着一副鸳鸯板和一个鼓槌;“玉食街”的桌面上,摆满了薛家窝头、苏桥熏鱼、狄家糕点等非遗美食……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