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9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夏日的味道

日期:07-10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归仓 冷益平 摄(图文无关)

在我的记忆中,20世纪60年代,农村贫穷落后,多数村庄没有通电,也几乎没有自来水。儿时的夏日高温难耐,晚上虫叮蚊咬。然而,即使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人们仍然能够品尝到夏日的味道。

依稀记得,一年麦收,爹和娘去生产队地里拔麦子,头顶烈日,弯腰弓背,腰酸腿疼,双手被麦秆勒出一个个大水泡,劳动强度很大。中午做什么饭吃呢?这可让奶奶犯了愁。她在屋里来回走了一会儿,说:“朝儿,咱去村北自家菜园里,劈把根达菜去。”我不解地问:“奶奶,劈根达菜干什么用?”奶奶说:“这么热的天,你爹娘去拔麦子,劈把根达菜,拌冷汤(凉面条)吃。”我和奶奶来到村北菜园里,奶奶把每棵根达菜边上的小根达菜劈下来,说:“把小的劈下来,大根达菜根下还能重新生芽。”回家后,奶奶和面擀面条,让我剥蒜瓣儿。面条擀好后,奶奶在锅里把芝麻炒熟,再把芝麻放在捣蒜罐子里,放上盐,用捣蒜锤子猛劲儿地捣,直至快要把芝麻挤出油才算完事。做完这件事,奶奶就把根达菜放进锅里,用热水焯一下,拿笊篱捞出来,放进冷水,然后用手把根达菜的水攥出来,再把蒜泥、芝麻盐、根达菜都放在桌子上。奶奶开始烧火下面条了,爹娘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又渴又饿。奶奶说:“你们赶紧喝点水,再吃冷汤。”爹娘顾不上喝水,先吃起饭来。爹几口就吃完了一大碗冷汤,舒了一口气,说:“娘,这冷汤真好吃,吃到肚里凉丝丝的,身上的汗也下去了,吃出了夏天的味道。”

“冰糕、冰棍儿,吃了得劲儿……”那时,每到中午,大街小巷、场院、地头,都会传来这种吆喝声。卖冰棍的人骑着自行车,载着一个自制的木箱子,箱子里面用小棉褥子围着,箱子外面盖着小棉被子,这样能确保冰棍不轻易融化。每次听到吆喝声,我就央求娘:“娘,给我2分钱,买根儿冰棍儿吃吧。”娘受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就给我2分钱,还会嘱咐一句:“买回来,和姐姐一块吃。”买回来后,把包装纸去掉,我先咬一口,再让姐姐咬一口,吃到肚子里,凉凉的,全身都舒坦。冰棍儿吃完了,那根小棍子,我总会含在嘴里,舍不得扔。爹看不得我的可怜劲儿,就会说:“别馋成这样了,给你2分钱,再买一根去。”我抓起爹给的2分钱,跑着去追卖冰棍儿的人……

“拍拍晾晾,骑马唱唱……”这是我和小伙伴们在坑塘里洗完澡,拍着屁股、唱着儿歌往家跑的情景。回家后,我总会先受到娘的数落,再遭受爹的打骂。爹边打边心疼地说:“以后不准偷着去洗澡,你不知道根良淹死了吗?”那时的雨水大,坑塘里总有满满的水,小伙伴们就相约偷偷去坑塘里洗澡。学校的老师怕学生溺水身亡,每次放学时,会在男生的腿上用钢笔画个圆圈,下午上学时看一下,如果圆圈还在,就知道他们没去洗澡。爹怕我出去洗澡发生意外,早晨挑水时,他会多挑两桶倒在大盆里,在太阳底下晒着。下午放学后,娘会告诉我:“朝儿,你爹把水给你晒好了,洗洗去吧。”我三下五除二把衣裳脱光,端起盆子来高高举起,从头上往下倒,那个爽劲儿,就甭提啦!

今非昔比,改革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麦收很快就能完成,农民不用再受那么多累;家家有空调,夜里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户户安装了太阳能,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酣畅淋漓地冲个澡;家家安装了自来水,人们再不用去土井里挑水了;饭菜换着样地吃,人们不用再为做饭犯愁;冰糕、冷饮、冷食样样俱全,孩子们再也不用满大街追赶卖冰棍儿的人……每每谈到这些变化,人们都欣慰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夏日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