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高温天气持续影响全省多地。据省气象台预测,今年6到8月,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0.5-1℃,带动用电负荷显著攀升。电力运行调节面临保安全、保供应、保消纳相互交织和快速切换的挑战。
    经测算,迎峰度夏期间,河北南网平衡紧张的晚高峰最大负荷5150万千瓦,同比增长8.7%;国网冀北电力平衡紧张的晚高峰最大负荷3100万千瓦,同比增长9.4%。
    为答好能源保供“综合卷”,全省多部门协同联动,提前谋划、加强研判、科学调度,推动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稳定供应、安全运行。
    下好先手棋,提前谋划保供工作
    “电力保供必须下好先手棋。”省发展改革委运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早在采暖季结束时就已启动度夏度汛电力保供工作。
    今年,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电网公司制定了电力护航经济发展十项措施,及时了解能源企业运行状况,研究调度保供工作,确保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煤炭是能源电力供应的“压舱石”。今年,我省充分发挥“电煤中长期合同+省内煤矿+储煤基地+铁路沿线发运站”保供体系作用,夯实电煤保供基本盘。目前,全省重点统调电厂存煤907万吨,平均可用天数31天,始终保持在国家要求的安全合理区间。
    各大发电厂也马力全开。我省组织发用电企业签订年度中长期合同,督促电厂机组加强运维管理,防范机组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确保主力电厂高峰时段稳发满送。
    既得“自给自足”,还要引进“外援”。6月10日,我省与陕西省签署电力合作协议,增购7至8月晚高峰电力,进一步减少高峰时段的电力缺口。
    电网建设强基础,迎峰度夏有保障。我省大力推进“托底保供”电源谋划建设,2025年重点推动16个火电项目建设。目前,10个项目正在有序建设。
    强化监测预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从省气象台获悉,今年迎峰度夏有了“黑科技”——联合电力部门建成1011套气象观测站,研发了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模型。
    “目前,气象预报的更新频率可以达到每6分钟一次,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黄鹤表示,省气象局努力发展电力气象服务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气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据了解,省气象局成立能源气象创新团队,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开展新一轮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发展新一代风光数值预报和功率预测技术,助力新能源并网调度。持续开发农业灌溉和居民空调用电负荷气象预测技术。下一步,省气象局将重点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滚动做好阶段性高温干旱、区域性暴雨和强对流等能源保供高影响天气气象服务。
    5月30日,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围绕电力保供、电网设备故障、局部区域大范围停电、重要场所保电等7个突发场景,开展全省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联合反事故演练。演练参加人员达1526人,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电力用户的协同联动水平,切实提升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组建了137支3536人的应急保障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迅速处置到位。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