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文武双全展豪情

日期:07-03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5月,张洪旺在武术交流大会上表演武术

张洪旺在其书法作品前。

本报记者 吴琼 本报通讯员 杨耀树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走进文安县德归镇齐庄村,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张洪旺,身着一袭洁白运动装,在健身广场身如矫燕般演练着少林长拳、黑虎拳、燕青拳等。每个天气晴朗的日子,街坊邻居都能在这儿见到张洪旺锻炼的身影。

今年64岁的张洪旺出身于武术世家,眉宇间透着精明干练,虽说已是花甲之年,但他精力充沛,双目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兼具武者的刚劲和文人的儒雅。

据张洪旺介绍,清朝末年,他的曾祖父张寿元曾拜北京宫廷侍卫为师,学习十八般兵器和硬气功,其武学功力一直传承到祖父和父亲。幼年的张洪旺受家庭的熏陶,每天跟在父亲身后,蹲马步、打旋子,学得有模有样。七八岁时,他在父亲的亲传下正式学艺。张洪旺习武非常刻苦,白天上学,晚上练功到深夜,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几年的时间,张洪旺熟练地掌握了少林长拳、黑虎拳、燕青拳、少林弹腿、八卦断银刀、五虎断门枪、九州棍、春秋大刀等14套拳械的套路要领。19岁时,张洪旺专程到天津和师叔学习了梅花双剑、牛头钺、盘龙棍三套武术技能。在德归镇读初高中时,他学习盘拳并向专职武术教师学习一路花拳、梅花拳等技能。张洪旺习武不骄傲,不自满,以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的精神虚心学习,每天的功夫训练从不间断,汗水浸透着他的衣衫,院子里的地砖被他的双脚踩的坑坑洼洼。

除了武术之外,张洪旺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练习书法。他的书法艺术源于小学时期每周的书法临摹课,大字的墨香让张洪旺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起初因为家庭贫困,父亲并不支持他练习书法,认为浪费钱财。但张洪旺不以为然,不给钱买纸买笔,他就用锅底灰调水在废纸上、墙壁上练习笔法。春节时,张洪旺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笔买红纸,学着写春联,院里院外一片红,给全家带来喜庆祥和的氛围。他先从临摹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入手,后又学习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临帖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张洪旺的书法作品不断精进,创作作品无论从结构、形体、气势、神韵、章法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地的书画展中获得荣誉。

2024年6月,在中国和土耳其有关机构联合举办的“墨彩交融”大型书画展中,张洪旺的“友谊长存”作品赠送给了出席活动的土耳其驻我国大使。

走进张洪旺的书房,迎面墙壁挂满了他多年来参加各种比赛参展的获奖证书,满墙的荣誉彰显了他深厚的武术功底和文化素养。几十年来,张洪旺始终坚持把习武和书法当作他毕生珍惜的事业拼搏奋进,通过参加各地的武术比赛,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武术精英,张洪旺虚心学习各门各派的武术精华,武术技能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短小精悍、神行一体、拳打一条线的独特风格。

2019年1月29日,张洪旺怀着多年的梦想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第六演播厅,参加《华彩飞扬》全国电视大赛武术专场的录制,表演了精彩的梅花双刀,向全国观众展现了他的武术风采,受到现场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被推选为现场裁判员。2024年3月24日在天津市岳飞思想研究会举办的纪念岳飞诞辰921周年“首届武圣人杯”赛中,他被评为武术名家,同时被推举为中华民间传统武术联盟副主席。

2024年8月,张洪旺参加了中国沧州第十一届国际武术大赛。赛台上,63岁的张洪旺表演的八卦段银刀出神入化,似飞燕掠水,如出海蛟龙,每招每式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台上台下喝彩声不断,最后仅以0.01分的微弱之差获得银牌。沧州花拳通背研究会会长刘瑞海老师看到他台上表演的视频,感慨地说道:“满头银发的老者取得如此好成绩实属不易。”

练习武术和学习书法,是一动一静两个不同的爱好,但张洪旺都很喜欢。他说:“武术能强身健体,书法能磨炼心性,这两个爱好都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才能坚持下来。练武、写字是我一生的挚爱,也是我充满自信,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张洪旺虽已逾花甲,但依然精神矍铄,练功创作劲头不减当年。他说,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还要为弘扬传承武术和书法艺术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