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明代制度运行与史学成就” 学术研讨会举行

日期:07-01
字号:
版面:第B01版:第五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张旭青)6月27日-29日,“明代制度运行与史学成就”学术研讨会暨廊坊师范学院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心学术年会在廊坊壹佰艺术酒店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廊坊师范学院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报刊和出版社的80余位教授、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近100篇。

“明代的制度建设,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到经济、军事、文化,明代的制度设计既继承了前代的经验,又多有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京行政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高寿仙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推动明代制度史与史学史研究的深化,促进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为明史研究开辟新的视野与路径。

大会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学者登台作了精辟演讲。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献忠以“八股取士还是科举取士——兼谈明朝科举与国家治理”为题,指出科举制度确立后,承载和联接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无论是“经义取士”还是“八股取士”都不能准确概括科举考试和科举制度,“经义取士”特别是“八股取士”的提法还遮蔽了科举与国家政治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不利于深入认识明清科举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循通过“论锦衣卫镇抚司的分置”的主题演讲,以坚实的史料确证锦衣卫镇抚司分置的时间及其职掌分工,指出时至今日,唯有坚持唯物史观,充分运用史料批判与历史考据的方法,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相。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建武着眼于明代中期的政治生态与史书编纂的复杂关系,指出作为明代官修实录的典型样本,《明英宗实录》的纂修经验表明,中国古代官方史学始终无法脱离政治权力的约束,其“实录”之名更多体现的是制度合法性,而非历史客观性。然而,即便在严格的政治干预下,以彭时为代表的部分史官仍试图坚守史学良知,这种学术理性与政治压力的博弈,构成了理解明代史学的重要维度。

在小组讨论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分三组共6个场次进行讨论发言,会场内大家选题广泛,内容丰富,各抒己见,针对明代制度研究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提出许多新颖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拓宽了学术视野,为明代制度与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与会代表认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让今天的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明代制度运行背后蕴含的治理智慧,以及明代史学在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方面的重要价值。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明代历史的理解,也能为当代社会治理、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新闻背景:

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前身是1989年成立的廊坊师范学院政史系,2005年改为社会发展学院,下设历史、法律和社会工作三个系和史学与区域史研究所,有历史学、法学、社会工作和人文教育四个本科专业。社会发展学院成立以来,以“厚德博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多次承担国家相关课题项目研究,主办大型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