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像金色纱幔,洒进院子。巧珍一边摘菜,一边试探他:“老张,村里舞蹈队招人了,我想去试试。”
“不行!你要是去跳舞,孩子谁带,饭谁做?”他的眉头拧成了麻花,不容置疑似命令。
“你不同意,那就算了吧!”巧珍声音低落,择菜。
巧珍俊俏,开朗,热爱唱歌跳舞。小学时,她就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基本功扎实,舞姿灵动,总能赢得师生们的喝彩。后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经人介绍,她嫁给了邻村的张福德。婚后,夫妻二人恩爱有加,可生育的操劳和繁重的农活,让她只能把对舞蹈的热爱深埋心底。
时光悠悠,孩子们陆续成家立业,日子变得清闲下来。近些年,城乡掀起一股跳舞热潮,巧珍那颗沉寂多年的心,又开始泛起了涟漪,也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老张的态度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巧珍心中的火苗。夜里,巧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一边是深藏多年的舞蹈,一边是倔强刚直的丈夫和早已习惯的家庭生活。要是去跳舞,丈夫会不会更加生气?家庭会不会因此陷入混乱?可要是不去,难道真要在这琐碎的生活中度过余生?这些念头在她脑海里不断地打转。
为了追寻心中的舞蹈梦,巧珍利用早晚锻炼身体的时间,瞒着老张去参加舞蹈训练。在舞蹈场上,她舞步轻盈,身姿婀娜,赢得了舞伴们的羡慕和夸赞。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时间一长,老张还是发现了秘密。回到家后,老张板着脸,对巧珍一顿数落。巧珍默默听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最后忍不住夺眶而出。
一连十几天,舞友们都没见到巧珍的身影。打电话询问后,大家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于是,舞友们纷纷来到巧珍家,呵斥老张是老古董。老张拿这帮老娘们没办法,只是不吭声。儿女们见巧珍整日闷闷不乐,得知原因后,也加入了劝说的队伍。女儿小芹拉着老张的手,轻声说道:“妈喜欢跳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让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您就成全她吧!”儿子和儿媳也在一旁附和着。
老张梗着脖子,气呼呼地说:“自古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就该在家老实待着,到外面抛头露面,疯疯癫癫的像什么样子!”
正巧,老张的两个妹妹来娘家串门。儿子大成忍不住说道:“都什么年代了,爸,您的思想怎么还这么保守!大姑老姑,你们说是不是?”妹妹们听后,也纷纷劝说老张,让他支持巧珍的爱好。
夜里,老张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沉思。这些年,巧珍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青春都耗在了柴米油盐之中。如今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是不是该让她追寻自己的快乐?舞友、儿女和妹妹们的话,让老张的内心开始动摇,自己不应该限制巧珍的自由和爱好。
第二天清晨,巧珍早早地出了门,顺利加入了太阳村夕阳红舞蹈队。晨光中,她身姿婀娜,舞步轻盈,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光,整个人都散发着光彩。
从那以后,老张特别关注巧珍的一举一动。每次巧珍出去跳舞,老张都会悄悄地跟在后面。一开始,他远远地站在角落里,脸色阴沉地观望着。渐渐地,他忍不住挤到人群里,从近处欣赏巧珍的舞姿。看着巧珍和舞蹈队员们随着音乐的旋律跳出优美的舞步,老张也不知不觉地跟着音乐扭动起身体。台上,巧珍翩翩起舞,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快乐。台下,老张也跳得有模有样,脸上的神情逐渐放松。
再后来,在巧珍的影响和带动下,老张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顾虑,也加入了太阳村夕阳红舞蹈队。如今,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上,总能看到老张和巧珍这对夫妻携手共舞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