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科学防暑 清凉度夏

日期:06-25
字号:
版面:第B01版:第五版       上一篇    下一篇

6月21日迎来夏至节气,夏至过后气温逐渐升高,可能引发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因此,掌握科学的防暑降温方法至关重要。怎样健康消暑、合理膳食?慢病患者该注意什么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帮市民趁“热”学习消暑指南。

夏季高温警惕这些疾病

中暑是高温天气下最常见的健康威胁。“不少人都觉得中暑休息一下就好了,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广阳区人民医院中医师高元表示,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通常表现为头晕、脑胀、恶心、乏力、大汗、口渴等症状;轻症中暑表现为上述症状加重,加上面色红、大量出汗,明显发热,肌肉痉挛,体温可上升超过38℃;而重症中暑,医学上叫做“热射病”,堪称高温环境下的“头号杀手”。患者会出现超过40℃的高热,同时出现意识障碍、四肢抽搐、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救治不及时,最终会造成死亡,死亡率可高达70%-80%。

此外高温还会加重心脏负担,使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显示,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

夏季还容易滋生各种病原微生物,很多市民喜欢吃生冷食物,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急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

吃穿住行科学避暑

科学防暑需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老人、儿童、户外工作者及慢性病患者属于中暑高危人群,要加强防护,科学应对高温天气。

合理饮食: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苦瓜等。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冬瓜含水量高,且有清热利尿的作用;苦瓜能泄暑热,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此外,还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瘦肉、鱼类、蛋类等,以补充身体因出汗流失的营养。

科学补充水分:日常补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定时主动饮水,每次150—200毫升;大量出汗时,可适当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避免饮用过多含糖饮料、碳酸饮料和酒精饮料。

穿着适宜:外出时,尽量选择宽松、吸汗、透气的单层衣物,穿着浅色衣物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阳光对皮肤的伤害;户外工作者可穿着具有防晒、透气功能的工作服,并携带遮阳伞等防晒用品。

合理使用空调: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左右,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让身体适应自然温度变化。

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可使身体各系统得到充分休息,增强抵抗力。中午可午睡30分钟至1小时,但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晚上睡眠。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

特殊人群防护: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人群,更要注意防暑降温,可准备一些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人丹等,以备不时之需。孕妇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清凉用品热销

热浪催生了新商机,各类“避暑神器”大受欢迎。大到空调、风扇,小到凉席、冰袖,与“清凉”相关的产品持续热销。

作为纳凉的必备家居用品,凉席的种类逐年增多,草席、竹质、藤条、亚麻以及冰丝等,方便消费者根据个人喜好与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销售人员提醒,挑选凉席不仅要看款式与价格,还应该关注产品质量、品牌信誉和售后服务。

在市区大中电器(广场店),空调、风扇等消暑降温产品贴上了“促销”标签,部分市民正在挑选心仪的家电。销售人员介绍,近期气温持续攀升,空调销量明显上升。一些新款空调在功能上更加智能化,具备自清洁、智能控温、AI语音控风等功能,格外受消费者青睐。此外,挂脖风扇、凉感喷雾器等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夏日消费的选择。

高元提醒广大市民,在享受夏季清凉的同时,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类清凉用品,以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