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只此青绿

日期:06-23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绿染大平原 陈有柱 摄

窗下青绿,有各种花木。夏季正值木槿、凌霄花开,硕大的花朵顾盼生姿。淡紫色的木槿花,朝开暮落,诗经曰:“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比喻木槿花像女子美貌的瞬间芳华。凌霄缠缠绕绕,向上攀爬,生出很多枝蔓,枝叶上泛着花的香气,随风荡漾着,铺陈于绿荫下的石板路。

晨醒,小雨滴滴答答,雀鸟儿闹闹腾腾,在小池塘边的林子飞进飞出,声音忽远忽近。第一个喊醒清晨的鸟,声音嘹亮婉转,我闭上眼,想象它站在枝头的样子,听它如何唤醒麻雀,叫来知了。有一两声人语,穿过滴滴答答的雨声,传了过来,想必他们又是拿家里的狗狗没办法了。《人类简史》中说,人类喜欢下雨天,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里保存着上古人类的基因。上古时代,下雨时猛兽出来的机会少很多,往往这个时候,人类最具有安全感,可以安然享受睡眠。

这样的时光怎能虚度?我无心再睡,带着文房来到木亭。池塘边的水杉树,叶子毛茸茸,像鸟的羽毛,轻盈灵动。嘹亮的声音在茂密的枝丫中再次响起,我高声问不远处晨练的大爷,可否知道这是什么鸟,“画眉鸟!”大爷热情地说,“比麻雀儿大一点,很漂亮的鸟,很多人养这种鸟。”“咱们院子里居然有画眉鸟?”我惊喜极了。池塘中间有一个小木桥,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我坐在桥上,仰望声音发出的地方。嗖,一只体型明显不同于麻雀的鸟划过我的视野,一定是画眉。我站了起来,它一闪便飞到了对岸的二球悬铃木上,悬铃木的果实打远看像一个个小铃铛,悬挂于枝丫上,叶子宽大似枫,鸟儿在叶子里失去踪影。

环池轻踱,池边的野草,顶着水珠,明快清亮,苣荬菜、大花田箐、地锦草、紫花地丁……种类还不少,我蹲在那里一一辨认,大爷坐在亭子里陪老伴休息。他对我说:“甭说你不认识,我在土里干一辈子活,好多草也不知道叫啥名字。”是啊,这些土地里的小精灵,不曾扰了谁,谁又会去在意它们呢?

淘气的画眉鸟在灌木丛中嬉闹鸣叫,像喜欢蹦蹦床的小朋友,在花枝上弹啊弹,跳啊跳。我猫腰靠近它,不容我多看两眼,它一个弹身就飞走了,留下花枝在那晃啊晃。一只蝉定是被雨打落的,攀附在池塘的池壁上,它没有躲避我的意思,只是看着我,本想把它拿到树干上,转念一想,自然界自有其不变的生存法则,我若帮了它,就是破坏了因果,随它吧。池壁上布满水苔,根根漂浮,成群成群新出生的小鱼儿在水苔里穿梭。有鱼自然也少不了田螺,岸边生长着黄豆大小的田螺,我拿起一个放在手心,它一动不动,蜷缩着,应该是活着的,我赶快将它放到水里,进到水里的小家伙,迅速伸出头,与一根水草开始“缠绵”。忽然,一条漂亮的弧线跃入水中,是小青蛙,我蹲下身追寻它的踪迹,指甲盖大的小青蛙蹲在荇菜的叶子上偷窥我,我看着它,它也看着我。荇菜已进入花期,可见三五朵已开,黄色的小花素淡清雅,若是阳光充足的清晨,荇菜花会朝阳而开。我采了一朵,插于发间,“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你可看到岸边那个安静美好的采花女子?孟晖在《美人图》里说,《云仙杂记》里有一则“袖里春”的故事。唐玄宗(做太子时候)的爱妾鸾儿,每次踏青出游,都会把熏香的罗梨花藏在袖子里,待逢盛景或微风乍起,她就会悄悄让袖子里的花飘坠,呈现出一个仙气飘飘的形象,以便获得太子喜爱。我不需要拥有“袖里春”的场景,却不缺少世间女子追求美好的雅幸。水蕹长得最是盛大,铺满整个池塘,拇指长的小鱼儿嬉戏在叶子东西。池中央的芦苇,似婀娜少女随风摆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来自远古《诗经》的植物,至今还带着那些采摘它们的女子的气息。

蒙古栎的果实似蒙古包,果实小巧可爱,沙沙雨声在蒙古栎宽大的叶片中响起,我摘了一个蒙古栎的果实离开。雨声越来越清晰,为什么雨会有各种声音呢?落在水里的声音,还是落在叶子上的声音?可惜我不是科学家,我的物理学得也不好,居然对此一无所知。石板路两侧的楸木、海棠和黄刺玫的花期已过,果实挂满枝头,也有的被打落在地,我把每种果实都捡了一个,手里清香幽幽。

大暑以来,连日的雨,树丛下冒出很多蘑菇,白胖胖的蘑菇头,顶着泥土,俏皮可爱。我俯身选取最佳的观看角度,蓦然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冲入视野,它们努力且顽强地钻出地面,张望着陌生的世界。这样的雨,成就了很多弱小的生命。你看,落在树下沾满泥的海棠果,两个蜗牛挤在一起正在“大快朵颐”。栾树的果实迫不及待蹦了出来,躺在草丛里,等鸟儿把它们带走。小草大口大口喝着水,土坡上仿佛可以听到那些草拔节的声音。草坪上但凡有一点空地,都可以见到悄悄长出来的绿苔。若不是连日的雨水,这种弱小的生命难得一见。合欢花也被吹落在地,纤细的粉色花丝,似少女细腻的心思,装满了夏天粉红色的回忆。玉簪花还未到花期,迫不及待要绽放,小花蕾顶着雨滴怯怯地打量这个世界。玉簪花,因花形似玉簪、洁白无瑕而得名。多美的名字,令人不由得想起古代女子那些美丽的饰物,步摇啊,花钗啊,数不胜数。若此时走来一位女子,身上点缀的佩玉、步摇随着脚步荡来荡去,发出悦耳的声音,定是此时最美的风景。

雨大了一些,人们都赶回家。这样的情境,最符合我安静闲逸的性情。水杉的叶子挂满雨滴,晶莹剔透,摇摇欲坠,传递着雨中所有的美好。

回到木亭,取出毛毡铺于亭下,摆好文房,把插于青丝间的小花取下,放在砚台边,临摹用的字帖也放好,花与字帖相并看,有着无限的风情。又把刚刚采摘的果实放在毛毡一角,字卡里的每个字,好像都泛着果实的香气。有风从青石板路吹来,碧笺的流苏缓缓摆动。

碧色流苏,与碧色的清风,如此不知疲倦。研墨的水取于檐下,和着我的心事,滴入砚台,沙沙的研磨声,淹没于雨声。烤红的竹竿,随腕摆动,竹竿上“相见欢”几个字是托制笔师傅刻的,本是词牌的名字,怀有欣喜之意,可不知为何词人总写出哀伤之情。“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读来无比伤感。与人相见,与物相遇,皆是天意,本就该欢悦一场,至于未来如何,那就交给未来,安享相遇之欢,甚好。放笔蘸墨,任心情流淌于墨色中,粗细浓淡不同的线条,一笔一字从远古走来。

将写着祝福的碧笺挂于枝头,雨,打湿书笺,美丽又惆怅。一朵凌霄花落于阶前,哎,风儿定是误会了雨。雨还在下,亭子里如此安静,空气里写满雨的呢喃,诗意而又浪漫。我端端正正写下“只此青绿”,悬挂于满园的花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