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雅淇
万商云集,人潮熙熙。
2025年廊坊经洽会上,游客、客商的消费热情直追6月的似火骄阳。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届廊坊经洽会将“提振消费”理念融入具体活动当中,通过打好宣传推介、商品展销、优惠叠加组合拳,精心打造政企联动、市场活跃、惠民利民的消费新生态。
看!多业态融合消费市集里,升腾起暖暖的烟火气息;进出口商品展汇聚全球好物,让美好生活可触可感;第三届“廊洽时光”美食音乐节等活动,激活京津冀“50公里社交圈”,持续唱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
在这里,消费场景与消费体验的优化升级,为广大游客、参展商打造了沉浸式消费体验。
■首发首秀首展 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感觉好像飘在半空中一样,身体变得很轻很放松!”在1号馆的“绿地全球馆”展区,一位游客在体验Aiora(无重悬浮椅)后说道。这款由英国健康科技创新公司(DavidHugh)带来的悬浮椅首次亮相河北,吸睛力十足。
“此次是河北首发,其实也是借着展会预售。”英国健康科技创新公司总经理陈晓春开心地告诉记者,前来洽谈合作的商户“多得数不过来”。
首发、首秀产品是进口商品展的一大亮点,也是激活消费的“一池春水”。今年有近30种商品在河北首展、首销。“进口商品展示区吸引了俄罗斯、印尼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113家企业,包含食品、家居用品、工艺品、珠宝日化美妆等224种品类展品。”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秘书长助理杨小刚介绍。
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出口商品展以内外贸一体化为主线,以“外贸优品中华行——河北站”为主题,为河北外贸优品搭建了“卖全球”的新通道。这里汇聚了多家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和260余家企业的3000余种特色商品,产品种类涵盖农产品类、轻工产品类和医药化工类等。
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业内专家认为,提振消费,既要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上下功夫,也应在改善消费环境、丰富消费场景上做文章。
本届廊坊经洽会首次设立了8000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展,吸引了长城、特斯拉、比亚迪等国内外20余家车企60多款车型集中亮相,引领绿色消费潮流。
“这一趟下来,可真是省了不少钱。”一位市民首付6.98万元,购买了一辆理想L6新能源汽车。他除了可以享受国家补贴,还得到了市商务局在廊坊经洽会期间发放的5000元消费券,贷款还能享受中国银行的三年免息。
“我们聚焦汽车置换需求推出了‘中银汽车·焕新分期’,手续简单、额度高、期限长,可全流程线上办理。”中国银行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与特斯拉、理想、问界等17家头部新能源车企签订了总对总协议,产品利率以低息贴息为主,客户在享受国家政策红利的同时,可进一步节省支出,像“理想”全系车型客户可享受三年零息贷款,从申请到放款两小时内可完成。
■街巷烟火气 激发市集新经济
哪里最具人间烟火气?当然是市集。
在2025年廊坊经洽会搭建外贸优品中华行——多业态融合消费市集近4000平方米的空间,观众可“游览”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承德元宝街、唐山河头老街等消费场景打卡地,“6街16巷”串联起特色食品、健康饮品、农副特产、传统工艺、文创日用品5大特色展区,为观众呈现可逛、可玩、可购的“嗨购”消费新体验。
步入元宝街展区,皇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醉嗨就是朕”IP产品、避暑山庄冰箱贴、“皇家”元素挂件等文创产品,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这个摆件制作精美、寓意良好,准备回去送朋友。”北京游客陈怡说道。
突破常规的“6街16巷”消费市集,堪称本届廊坊经洽会的一大亮点。市集在全省重点打造的28个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中,精选6个消费场景进行展示。每个展区都藏着自己的“小巧思”,用一个个展品讲述着独具地方特色的故事。
“梦廊坊”展区,通过“实物销售+场景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售卖廊坊特色食品、健康饮品、传统工艺品及各类文创商品。展区设置了红楼梦主题换装打卡点,开展红楼梦主题巡演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设计,让观众在消费场景中感受文化IP与商业展览跨界融合的魅力。
“活动期间,现场购买‘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等门票享受八折优惠。”在“梦廊坊”展位,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产品研发中心负责人李雨菲说。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