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廊坊日报

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友谊之花越开越灿烂

日期:06-19
字号:
版面:第B02版:第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华社记者 何毅 谢琳 江宥林

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独立宫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发表题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 推动地区合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旨发言。

中国和中亚五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中国—中亚精神”,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为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前行擘画蓝图。相信在“中国—中亚精神”指引下,各方将以更加进取的姿态和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强合作,以高质量发展共逐现代化之梦,让中国中亚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友谊之花越开越灿烂。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强调“中国—中亚精神”为世代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始终秉持,不断发扬光大。

“(中亚国家同中国)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体现了真正的睦邻友好与团结互助精神。”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峰会致辞中感谢习近平主席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与中亚国家发展全面合作,“我坚信,中亚—中国框架将成为一个建设性、战略性伙伴关系的生动典范。”

“互尊、互信强调主权平等,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互利、互助体现合作共赢精神,促进更深层次的经济融合和社会发展;共同现代化反映对繁荣发展的共同追求,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带动区域发展。”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中亚精神”的阐述引发吉尔吉斯斯坦前外长阿利克别克·叶克申库洛夫强烈共鸣。他说:“‘中国—中亚精神’深刻体现中亚国家同中国关系的本质,将成为中亚国家同中国合作的强大动力,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要聚焦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绿色矿产、农业现代化、人员往来等,实施更多具体项目,力争尽快实现早期收获,并宣布为促进相关合作,中方决定在中国中亚合作框架内建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和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我欢迎建立关于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的合作中心以及中亚与中国间的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毫无疑问,这些机制将有助于扩大我们各国间的务实合作。”聆听习近平主席讲话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峰会上发表致辞时说,“乌兹别克斯坦愿积极参与这些机制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六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将世代友好的原则固定下来,这是六国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创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舍拉季尔·巴克特古洛夫说,中亚国家同中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六国外交政策的一大创举,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树立国家和地区间关系发展典范。“条约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是中亚国家和中国关系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的重要抉择,也是在国际法领域迈出的崭新一步。”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要打造和平安宁、休戚与共的安全格局,指出中方愿为中亚国家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维护网络和生物安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乌兹别克斯坦《人民言论报》副主编肯扎耶夫对此高度赞同:“安全是地区发展的基础。打造安全的环境,有助于中亚国家与中国开展合作,为区域互联互通提供保障。中国在推动地区安全方面始终发挥建设性作用,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我们高度评价中方在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所作的努力。”

“无论从地理位置来看,还是为国家利益考虑,我们都必须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哈萨克斯坦历史学家、国家博物馆馆长贝里克·阿布德哈利乌勒说,“作为好邻居,我们应当团结互助,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作为好伙伴,我们应当加强交流,只有民心相通,才能为国家间的密切合作提供稳固基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具有重大时代意义。中亚国家和中国要更加紧密合作,朝着命运共同体目标砥砺前行,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参与记者 郑钰 张继业 李奥 陈圣炜 胡虎虎 马丽娟)

据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