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在工作中遇到效率低下的时候,我就不自觉地问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还记得初中时候学过一篇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他以生活中常见的泡茶为例:想泡茶喝,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华罗庚先生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告诉了我们一个科学而实用的道理:运用统筹方法提高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任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到统筹兼顾,提前做好计划是前提。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规划,小到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事情,无不需要策划。计划先行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基础。凡事能提前则提前,提前可以给自己争取更多的选择和回旋时间,退后只能被动。因而,生活中重要的事要提前做准备,遇到合适的时机就出手,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可能会错失很多机会。要提前谋划工作,详细划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提升。
遇事理性分析,竭尽全力。基层工作繁杂琐碎、千头万绪,面面俱到、事事紧急,有时候感觉做了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没做完、什么都没做好。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负责的工作有一个结构和轮廓,在千丝万缕中找到规律、寻求路径,比如,在报送总结报告时,需要其他部门提供素材,要先电话交流,给别人留有足够的准备时间;需要领导签字,要提前准备好材料,不能等到最后时限再去找领导签字。针对工作内容的轻重缓急,将工作分类成特急、紧急、日常,合理安排时间、人员、精力,做到忙而不乱,紧扣时间节点,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工作统筹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小的统筹在每日工作中要时时跟进,大的统筹则需观其大略、取其要义,而这都是以较高的个人素养为前提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肯钻研、肯用心、肯琢磨,领会事情的起因缘由、规律走向,积累丰富的经验,培养良好的统筹习惯,把每日的工作看作“考试”,先“审题”,找到思路再“下笔”。要不断加强对工作流程的了解和把握,既着眼细处,又看到全局,时常进行“复盘”,持续提升统筹规划能力。
时间比黄金还要珍贵。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时间的宝贵,知道应该珍惜时间,却不知道如何去做。我相信,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只要学会统筹,利用好时间、珍惜好时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