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廊坊市东方华明汽车修理有限公司嘈杂忙碌的维修车间内,各种机械维修设备嗡声作响,维修车间主任侯磊穿梭于几辆汽车之间,与同事一起判断故障、解决难题。从一名汽车维修工成长为“技术能手”,从青涩懵懂到不惑之年,侯磊扎根一线与汽车“打交道”近20载,练就了精湛的维修技艺,把修车这件事做到了极致。2010年,他通过上汽大众专家认证;2018年通过上汽大众新能源HVE认证;2024年,他又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在廊坊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工(新能源汽车)赛项中荣获一等奖。
●怀梦想,勤学苦练铸匠心
2005年,20岁的侯磊从石家庄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专业毕业。为圆“机修梦”,毕业后的他选择成为一名机修工。那时,许多人认为这是份“没有前途”的职业,可侯磊偏偏不信,毅然踏上了“汽修”之路。
入行之初,侯磊最先遇到的是汽车发动机烧机油的问题,随后,异响、跑偏、打滑、抖动、难发动、没动力、刹车不灵、刹车太灵等问题一一找上门。侯磊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怀揣对汽车维修炽热的心,白天修理车辆积累经验,晚上研读各种汽车维修专业书籍,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识,再对照遇到的问题逐一搞懂原理、分析原因、下手解决。
是金子总会发光,凭借着机敏的头脑和踏实肯干的性格,侯磊很快脱颖而出,名声渐渐在行业内传开,大家都说:“遇到‘疑难杂症’找侯磊,准没错。”但是侯磊并没有因此自满,他深知,汽车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于是,在日常生活中他积极参加技术培训班,主动与同行交流经验并虚心请教。
侯磊对知识的渴望近乎痴迷。工作之余,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堆满专业书籍的书桌前,自学电控柴油、电控天然气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维修以及乘用车机电维修和故障诊断等知识。这些知识的积累,让他在面对复杂车辆故障时,如同手握“金钥匙”,总能迅速找到解决之道。凭借不懈的努力,侯磊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出众,维修技艺也越来越精湛。
“修车时我喜欢先梳理好问题,搞懂原理和逻辑再着手修理,这样问题相对清晰明了、少走弯路”。一次,客户的一辆新能源汽车频繁出现动力中断警报,厂家技术团队多次远程诊断未果,之后侯磊带领团队连续72小时驻守车间,通过逆向推导搭建本地数据模型,最终锁定温度传感器信号干扰的根源。
●解难题,专注“烂车”功满册
从业以来,侯磊解决了无数汽车疑难故障,涉及诸多知名汽车品牌。修复发动机电脑及ABS控制器,成功解决“冷车抖动”故障,汽车主动转向偶发故障及软件的编程等都成为他引以为傲的“战绩”。
对侯磊而言,成功的“捷径”只有四个字 ——多修“烂车”。对很多人来说,修“烂车”既占时间、费精力,又赚不到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避之唯恐不及。侯磊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只要听说哪里收了“烂车”,就会第一时间赶过去,软磨硬泡地跟着修理厂师傅上手。面对大家的疑惑和不解,他却有自己的一套独到见解:“遇到‘烂车’大家都想绕着走,可‘烂车’才是真‘宝藏’,只有不断搞定这些‘麻烦’,技术才能真正提升。”
从入行那天开始,侯磊就把修“烂车”当成了锻炼本事的“磨刀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积累,他的维修技术已炉火纯青,任何故障车到了他面前都无所遁形,这些年,他把积累下的宝贵经验编撰成册,变成了大家眼中宝贵的维修指南。
●育桃李,无私传承塑口碑
侯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技艺上,更体现在他对徒弟的悉心教导上。“师傅对我们的用心栽培,是我们人生之路上不可多得的财富。”侯磊的徒弟李喆在说到师傅时很是感慨。“他对我们的要求特别严格,有的时候又感觉很温暖。”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侯磊这样说。多年来,他不仅竭力为4S店培养青年维修工,还承担起整个维修团队人才建设任务。他经常受邀参加品牌方的技能培训和各类业务上的学习,回来之后都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新人,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侯磊通过“名师带高徒”的方式为汽修行业培育“火种”,影响力渐渐增大。业余时间,他还将历年经典维修案例编成课件,进一步完善了汽车维修知识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在侯磊的言传身教下,他所带领的维修团队解决了无数汽车故障难题,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提供了专业的服务,不仅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还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匠心璀璨,技艺生辉。侯磊用自己的职业生涯见证了中国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段关于匠心传承的故事。在追梦的路上,他将用持之以恒的坚守、倾注心血的专注和精益求精的技术为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