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廊坊管道局中学考点,民警坚守岗位,全力做好考点秩序的安全守护工作。本报记者 陈童 摄
河北日报讯 6月8日,高考进入第二天。我省各地及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高考保驾护航,营造安心暖心考试环境。
6月8日8时38分,距离开考仅剩22分钟,一名考生冲出武安市第三中学考点,邯郸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武安大队城区中队民警迅速上前了解情况。原来,该考生将考试用笔遗落在送考车上。执勤民警一边安抚考生,一边奔向校门口的护考服务站,为考生提供了全套考试用品。今年高考期间,邯郸在全市48个考点外设立“交巡警助考点”和护考小分队,随时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应急服务。
秦皇岛交警细化各项安保措施,确保运输试卷车和工作人员车辆顺利进入考点。此外,还加大对考点周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重点打击非法改装机动车、飙车“炸街”扰民等行为,为高考“静音”。
为保障高考期间师生饮食安全,省市场监管局印发相关通知,要求各地启动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机制,明确监管责任人,落实监管责任制。唐山市选派161名市场监管业务骨干,提早进驻全市64家学校食堂和16家高考餐饮保障单位,实施全程监督、驻点保障。同时,加大对校园周边餐饮单位的巡查力度,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突发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处置。
电力供应是高考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
6月8日,国网沧州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变化的数据显示着全市各考点供电线路的运行参数。该公司采用人机协同巡检+智能监测升级+秒级自愈复电的保电模式,对高考保电线路实施全场景、全时段守护。
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超前编制高考保电方案,制定“一考点一预案”机制,针对全市119处涉考重点场所,完成用电设备的全面排查,投入保障人员、抢修车、应急发电车驻点值守,配置发电机及不间断应急电源,确保关键场所应急电源全覆盖。
国网保定供电公司在高考前开展设备特巡特护,针对76个高考保电场所涉及的95条线路,充分运用超声、红外、无人机等装备,对保障设备进行不间断特护,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为考生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连日来,“静音护考”成为社会共识。
6月8日,在张家口市正博中学考点外,身穿蓝色制服的张家口市桥西区城管执法队员正在现场巡查。桥西区城管执法二大队副大队长赵靖华介绍,在高考前一周,城管执法队员便宣传高考期间环境秩序要求,特别提醒商家注意降低生产经营性噪声。高考期间,他们实行考点周边全天候、全区域不间断动态巡查。
还有一批热心肠的志愿者,通过各种暖心服务,为考生和家长服务。
(下转第二版)